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临床特征分析
【6h】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2、方法

结果

1、临床资料分析

2、SCA6基因CAG重复序列检测

3、影像学改变

4、肌肉病理改变

5、治疗效果评估

讨论

结论

综述

局限性与创新性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除了累及脊髓、小脑外,其他组织如脊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基底神经节、丘脑、丘脑下部、大脑皮质等均可受累。世界范围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约占15%,在日本、荷兰和德国更常见。国内陆续报道了几个家系,但例数较少,且缺乏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的基因突变分析,并无线粒体功能异常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研究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人是否合并线粒体功能异常,对于研究线粒体功能异常在神经遗传变性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目的:通过报道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研究和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异常等位基因扩增次数、肌肉活检病理改变以及抗氧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对1个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家系4例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CAG)n的重复数分析,对异常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该家系基因突变频率及异常基因扩增次数。对该家系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及肌肉活检病病理等检查,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结果,并给予该家系7例患者艾地苯醌、丁苯酞等治疗,对其中4人应用共济失调等级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该家系3代成员中共有9例发病,现存7例,每代均有患者,男女均受累,起病年龄平均为(40.25±8.76)岁。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行走不稳,后逐渐出现言语不利及吞咽、饮水呛咳。病情缓慢进展,晚期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需坐轮椅及卧床,而大脑皮质、脑干功能不受影响。查体可发现均有言语不清,水平注视时眼球震颤,书写障碍,直线行走困难,指鼻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头颅CT或MRI示小脑萎缩;对4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人均为杂合突变,1条等位基因扩增正常,其中两人(CAG)重复数为9次,另外两人为11次,对应产物分别为128bp和135bp;另一条等位基因扩增异常,经DNA测序(CAG)重复数均为21次,对应产物为165bp。而正常人群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CAG)n的重复数为4~18次。对两名患者进行肌肉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两人均有轻度肌源性损害病理改变,伴线粒体功能异常。并给予7例患者静脉注射丁苯酞100ml每日一次,7天后改为口服艾地苯醌30mg日三次。给予治疗前,对行基因测序的4人用共济失调等级量表进行评分,平均得分(8.25±2.60)分,一个月后再次用共济失调等级量表进行评分,平均得分(3.25±0.43)分,7例患者症状均改善明显。
   结论:在同一个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家系中,异常等位基因的扩增次数比较稳定,临床表现为单纯小脑功能受损,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患者肌肉活检提示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异常,提示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在神经遗传变性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给予患者丁苯酞和艾地苯醌等抗氧化治疗能部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今后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