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种植二期手术后健康牙龈愈合状况的研究
【6h】

种植二期手术后健康牙龈愈合状况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器械

1.3 分组

1.4 测量

1.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相关病例

讨论

1,种植二期手术后健康牙龈愈合状况

2,种植二期手术后正常牙龈变化

3,初步探讨影响种植二期手术后牙龈愈合的因素

4,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口腔种植修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口腔种植修复越来越引起口腔医学界乃至整个医学领域同行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牙齿缺失患者选择了口腔种植修复。目前,口腔种植修复已经成为国人牙缺失后首选的修复方法之一。
   潜入型种植体因种植体在愈合期完全埋植于软组织内,在后期修复时需先进行二次手术(二期手术)切开暴露接愈合基台。二期手术后,牙龈再生,围绕种植体形成上皮袖口,创口牙龈的完全愈合稳定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的文献资料及临床操作中,临床医生可在二期手术后1~4周制取模型,时间较为宽泛。制取模型时临床医生常会根据颊侧牙龈厚度选择基台穿龈高度,在美学区此时牙龈若不稳定发生退缩修复体边缘暴露会影响后期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而若修复体边缘位于牙龈内过深,则不利于粘结剂去除以及后期种植体周围口腔卫生维护。只有对术后牙龈的愈合状况量化,才能确定种植二期手术后牙龈完全愈合稳定的时间。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测量记录健康牙龈种植二期手术后不同时间的高度变化差异,初步探讨二期手术后牙龈的愈合状况,确定健康牙龈种植二期手术后完全稳定的时间,以便对相应的临床操作(取模时间,基台穿龈高度的选择等)做出指导。
   方法:
   在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患者35人(13男性22女性,24岁至62岁),植体60颗,将植体随机分为四组。按标准行二期手术。确定二期手术后第一周为初测点,测量颊侧最低点牙龈高度,一二三四组分别距离初测点一周、二周、三周、四周在相同位点进行第二次测量,计算牙龈高度变化值,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后第二周和第三周牙龈高度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牙龈高度变化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降低趋势,平均减少约0.46mm。第四周和第五周牙龈高度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健康牙龈高度在种植二期手术后第四周(即术后第28天)基本达到愈合稳定,平均减少0.46mm,后期修复可参考该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