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银行业OFDI的OLI范式分析——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
【6h】

中国银行业OFDI的OLI范式分析——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西方OFDI的经典理论

2.2 银行业OFDI影响因素的理论

2.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2.4 现有文献总结和评述

第3章 中国银行业OFDI的现状分析

3.1 投资数量

3.2 模式选择

3.3 区位分布

第4章 OLI范式下银行业OFDI的理论分析

4.1 所有权优势

4.2 区位优势

4.3 内部化优势

第5章 OLI范式下中国银行业OFDI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2 财务数据说明

5.3 招商银行的OLI优势

5.4 案例分析与总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快。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在将外资银行“引进来”的同时,我国的银行业也纷纷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海外金融机构出现亏损,他们期望通过出售股权方式吸引国外投资者进行融资。这为我国银行业OFDI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逐步放松了对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这也为我国银行业OFDI提供了条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额的逐年攀升、人民币升值以及长期积累的雄厚的外汇储备等因素都推动着我国银行业OFDI的步伐。在此背景下,从现实角度在区位和选择模式方面进一步分析我国银行业OFDI的意义不言而喻。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可以说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一块试金石。特别是对于中国的股份制银行来说,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业OFDI现状,描述了我国银行业OFDI的区位特点和选择模式特征,然后通过邓宁的OLI框架在理论上分析中国银行业的OFDI的影响因素,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说明中国银行业OFDI所具备的优势。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试图通过分析招商银行上市的财务数据展现招商银行在OFDI选择时所具备的OLI优势。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OFDI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在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选择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试图通过上述分析能够中国银行业OFDI提供可行性建议。
   总之,在邓宁的OLI框架下分析中国银行业OFDI所具备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OLI优势,对中国银行业OFDI所面临的区位选择和模式选择提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