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研究
【6h】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中国能源供求研究背景与意义

1.2能源供求国内外研究概况

1.3主要研究内容

2 中国能源需求各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1经济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2能源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3环境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4人口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5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

3.1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理论基础

3.2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中国能源需求系统预测分析

3.4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生产预测

4.1中国能源生产预测模型

4.2中国煤炭生产总量预测

4.3中国石油生产总量预测

4.4中国天然气生产总量预测

4.5中国能源生产预测分析

4.6中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缺口分析

4.7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短缺问题成了影响我国高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能源、经济、环境、人口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协调我国能源、经济、环境、人口系统四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了解我国目前的能源供需状况,从而针对能源短缺问题做出重大的决策,这样才能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
  论文在能源供求的相关理论和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源供求的发展现状,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的主要能源生产总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最后分析了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缺口。
  首先,对能源需求系统的各子系统的指标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得出了系统动力学流图与方程,并对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到2030年的中国能源消耗的预测结果。然后,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的GM(1,1)预测模型、曲线回归预测模型、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和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分别对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总量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煤炭产量所占的比重仍然最大,其次依次为水电核电、天然气、石油,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产量所占比重保持增长的趋势,煤炭、石油产量所占比重则延续下降的趋势。最后,分析了2013年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缺口。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应加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降低工业、建筑业所占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来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从而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通过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降低各行业的能耗强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的消费量和生产量缺口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是能源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