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6h】

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孕妇怀孕前的不同体重以及在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长变化与妊娠结局以及产科常见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孕期体重以及适当的孕期增重范围,指导孕期保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体重管理,从而极大的降低分娩过程中和妊娠晚期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方法:对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到在本院住院分娩的符合条件的孕妇进行前瞻性检查,采用标准的操作规程准确测量,所测量的孕妇身高及体重均为脱鞋测量,记录孕妇的身高、记录孕妇孕前一个月的体重、产前体重(分娩时的孕妇体重)、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最终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阿氏评分、巨大儿以及围产儿的并发症情况,搜集整理资料,绘制孕期增重图,计算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即孕前体重数(kg)/身高(m)2,孕期增重的数值为产前体重与孕前体重的差值。根照所计算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将孕妇分为四组:肥胖组(BMI≥25)、超重组(23≤BMI<25)、正常组(18.5≤BMI<23)、消瘦组(BMI<18.5);根据孕妇在孕期体重增加的数值(△W)情况将孕妇分为三组:△W<15Kg、15Kg≤△W<20Kg、△W≥20Kg。据此分析和比较各组孕妇间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SP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比较孕前体重各组孕妇发生产程阻滞难产、剖宫产的概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孕前体重各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前体重增加越大,其在妊娠期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出生体重新生儿甚至巨大儿的发生概率越大。
  3)对孕前体重各组的孕妇进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方面的分析,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孕期增重各组之间新生儿高出生体重、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孕妇在孕期的体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增加,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增加,且巨大儿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0.01)。
  5)对孕期增重各组之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难产剖宫产、产程阻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适当控制孕前体重,保证合理孕期增重,能够显著地降低难产剖宫产、产程阻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巨大儿的发生概率也相应的明显减少,能够更好、更科学、更合理地指导临床孕妇的孕期保健,促使母儿获得理想的营养。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孕妇的最佳孕前体重范围是:18.5≤BMI<23,最佳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是:△W<15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