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宋“异论相搅”思想研究
【6h】

北宋“异论相搅”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选题来源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写作思路

1.4创新点与不足

1.4.1创新点

1.4.2不足

2.“异论相搅”基本内涵的形成

2.1“异论相搅”的原始概念

2.1.1李沆独自主导宰辅群体

2.1.2王旦长期维持宰辅群体

2.1.3相互制约与“异论相搅”原始概念形成

2.2母后垂帘听政与基本内涵形成

3.“异论相搅”思想要素的积累

3.1维护皇权和忧患意识的融入

3.1.1弹劾宰辅擅权与维护皇权的主张

3.1.2弹劾“循默苟且”与忧患意识体现

3.2主观御臣策略的凸显

4. “异论相搅”的曲折发展与彻底破灭

4.1政治冲突下的“异论相搅”

4.1.1宰辅群体中“异论相搅”的破裂

4.1.2台谏群体中“异论相搅”的破裂

4.2宋神宗与“异论相搅”潜在运用

4.2.1加强皇权与潜在运用“异论相搅”

4.2.2否定新法与推动 “元祐更化”

4.3“异论相搅”蜕变与彻底破灭

4.3.1“异论相搅”的蜕变

4.3.2“异论相搅”的彻底破灭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北宋是中国古代特殊朝代,其特殊性表现为士大夫群体在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异论相搅”这一传统的御臣家法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异论相搅”产生于真宗对臣下制约策略寻求中,它以“德”式与“才”式宰辅成员的相互搭配为最初内容,目的在于实现宰辅成员之间相互制约的目标。真宗以后,“异论相搅”逐渐得到发展,一度转变为不同政治群体之间相互制约的支撑。
  仁宗继位初年,刘太后垂帘听政。宰辅群体和台谏群体对刘太后的垂帘听政进行了各种限制,因此北宋避免出现像唐朝那样母后篡权的现象,这一切都得益于“异论相搅”运行下北宋士大夫群体责任意识的提高。
  仁宗亲政后三十余年中,“异论相搅”则转变为台谏群体和宰辅群体相互对峙的重要依据。台谏群体通过运行“异论相搅”对宰辅的擅权和“循默苟且”进行弹劾,一方面表现了台谏群体“维护皇权”的主张,另一方面凸显了他们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异论相搅”主观御臣策略的角色也更加凸显。
  熙宁年间,“异论相搅”的运行表现为以“祖宗之法”为依据的渐进改良与王安石以“先王法度”为目标的彻底改革之间的激烈冲突。王安石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就必须要冲破“异论相搅”的束缚,这样“异论相搅”必然发生破裂。虽然“异论相搅”发生了破裂,但神宗为了加强皇权而对“异论相搅”进行了潜在运用。熙宁年间,神宗就有意在宰辅群体中保留制约王安石的力量,并且制造新党内部的矛盾;而元丰年间,神宗则大量引进旧党成员进入宰辅群体,这就使“异论相搅”能够保持活力且得以再次修复。
  “异论相搅”在哲宗元祐年间得以再次修复。但随着刘挚、苏辙等人进入宰辅群体,“异论相搅”又蜕变成了学术分歧下的政治冲突,使得旧党的力量被削弱,且在此过程中新党人物逐渐渗透到台谏群体中。旧党在元祐年间虽然极力维护“祖宗之法”,但是却忽略了“维护皇权”。因此,哲宗亲政后,为了扫除障碍自然依靠新党压制旧党,旧党遭到毁灭性打击,台谏群体完全依附于皇帝与宰辅,经过徽宗、钦宗时期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异论相搅”彻底破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