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边缘形态与粘接剂对铸造金属全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析因分析
【6h】

不同边缘形态与粘接剂对铸造金属全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析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3种边缘形态与3种粘接剂对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边缘形态与粘接剂对全冠边缘适合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材料与方法
  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的塑料模型9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分为三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每组模型进而被平均分为三个小组,分别采用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和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进行粘接。分组如下:A组:无角肩台+ZPCC;B组:无角肩台+GIC;C组:无角肩台+RC;D组:直角肩台+ZPCC;E组:直角肩台+GIC;F组:直角肩台+RC;G组:刃状边缘+ZPCC;H组:刃状边缘+GIC;I组:刃状边缘+RC。每一全冠均采用10kg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一全冠在代型上粘固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测量,计算粘固后冠垂直边缘缝隙的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析因分析。
  结果
  1.粘接前A、B、C、D、E、F、G、H、I组的垂直边缘缝隙大小分别为(53.52±33.26)um、(56.46±34.76)um、(57.49±26.53)um、(53.21±35.19)um、(55.48±26.62)um、(55.39±35.89)um、(58.74±27.63)um、(56.07±35.91)um、(53.86±25.38)um。方差分析显示各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粘接后A、B、C、D、E、F、G、H、I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um、(47.47±28.27)um、(107.78±56.91)um、(69.68±39.44)um、(58.44±38.39)um、(131.90±66.18)um、(65.88±36.31)um、(50.70±27.63)um、(114.47±58.73)um。
  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同一种边缘形态中C组与A组、B组,F组与D组、E组,I组与G组、H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当应用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时,A、D、G三组之间两两比较边缘浮升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时,B、E、H三组之间两两比较边缘浮升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剂时,C、F、I三组之间两两比较边缘浮升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边缘形态因素联合粘接剂因素时,B组边缘浮升量最小,F组最大。经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P=0.0021,二者之间对全冠边缘适合性有交互作用。
  结论
  在此研究限定的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应用何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的样本之间边缘浮升量无明显变化。
  2.无论何种边缘形态,应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剂粘接时的边缘浮升量明显大于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时的边缘浮升量。
  3.考虑到边缘适合性,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无角肩台并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