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发性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
【6h】

复发性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 食物不耐受和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关系

3.2 患病组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没有关系

3.3 对于食物特异性IgG数值检测,依照级别采用食物回避显著改善小儿的治疗效果

3.4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相当重要,可以广泛应用于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妥善处理、防范、病因学诊断

4.结论

附表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引发过敏性紫癜的的相关因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研究复发性过敏性紫癜(RHSP)和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之间的关系。2研究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Food specific IgG)对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者诊断、治疗的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从我们病房选择自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并且发作≥2次的患者73例为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9/34)1.15∶1,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35±3.24岁。随机选取在儿童保健科同期来健康查体的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男女比(30/20)1.5∶1,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67±3.42岁。抗体的食物的每日水平的按照程序进行测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用于检测14种日常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实验组、健康对照组儿章群体分别进行检测,完全按照试剂盒程序进行检测。随机对部分阳性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所有患者随访三个月后,记录疗效的并评估成效.检测方法:随时可以抽3mL静脉血,之前无需须空腹.抽取经过抗凝处理,离心后取1mL血清,使用美国BIOMERICA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的试剂,按照用ELASA法中描述的方法检测,以产生标准曲线,采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光度值,换算成14种常见食物抗体不同的浓度浓度。 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采用正态分布的测量数据(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百分率数据比较使用卡方测试),检验水准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1、7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现实验组68例食物特异性IgG阳性,高达93.15%的阳性率,按照食物发生不耐受的阳性率牛奶最高、蛋白/蛋黄、虾、螃蟹其次。阳性例数仅占健康对照组总例的24%,按照食物发生不耐受的阳性率牛奶最高,虾,蛋白/蛋黄,大豆次之。实验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为显著较高(x2=62.41, P>0.05),差异在统计学有显著显著性差异。 2、<7岁组与7-14岁组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7岁组与7-14岁组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92.50%(37/40)和93.94%(31/33),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x2=0.05, P>0.05)。<7岁组患者依照不耐受食物食物阳性率高低排列分别为牛奶最高、蛋白/蛋黄、虾、大豆相比牛奶较低,7-14岁组患者依照不耐受食物食物阳性率高低分别为牛奶最高、蛋白/蛋黄、虾、螃蟹次之。比较两组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不同年龄组儿童无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的实验组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男性和女性儿童群体的食物特异性IgG率具体分别为89.74%(35/39)和97.06%(33/34),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x2=0.59,P>0.05)。男性患者依照不耐受食物食物率高低排列分别为牛奶、蛋白/蛋黄、虾、螃蟹,女性患者依照不耐受食物食物率高低分别为牛奶、虾、蛋白/蛋黄、大豆。 4、将实验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阳性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饮食干预组(34例)和未干预组(34例)。后续三月,饮食干预组疗效达到97.06%的有效率,未饮食干预组的仅76.47%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x2=4.61,P>0.05)。 结论:复发性过敏性紫癜发病与食物不耐有关。其中以牛奶的率最高,蛋白/蛋黄、虾、螃蟹次之。患者的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分布无关。根据测试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控制饮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食物不耐受的检测为发现过敏性紫癜复发患者病因、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