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行为干预对CAB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6h】

认知行为干预对CAB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冠脉搭桥围手术期患者的负性情绪

2.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干预方式

3.胸腔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4.研究意义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评价指标

4.数据处理

实验研究路线

第四章 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第五章 讨论

1.CABG患者入院后心理应激情况

2.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附图与表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前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术后导管留置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的变化,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完善CABG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某三级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冠心病并行CABG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术前12小时、术后72小时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CAB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术后心功能的影响。资料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1.1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总分、SDS总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1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CABG术前12小时,HR(/min)、SBP(mmHg)、CO(L·min-1)、SVR(D.S×cm-6)、SVRI(D.S×cm-5×m-2)较入院时均显著增高;SV(mL/B)、SI[mL/(B·m2)]、ACI(/100s2)较入院时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CABG术后24小时HR(/min)、SBP(mmHg)、MAP(mmHg)、CO(L·min-1)、SVR(D.S×cm-5)、SVRI(D.S×cm-5×m-2)较术前有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干预组患者CABG术后72小时CO(L·min-1)较前显著增加, HR(/min)、SBP(mmHg)、MAP(mmHg)、SVR(D.S×cm-5)、SVRI(D.S×cm-5×m-2)较术前有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留置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ABG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因应激而引起的反射性心率、血压升高,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同时能够稳定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增加术后心排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