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部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6h】

山东省部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体校的发展历史

1.3.2 我国体校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1.3.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4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地级市体校发展现状

3.1.1 山东省地市级体校学生的规模

3.1.2 山东省地市级体校的训练现状

3.1.3 山东省地市级体校的文化课学习现状

3.1.4 山东省市级体校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3.1.5 山东省市级体校管理现状分析

3.1.6 山东省市级体校经费状况分析

3.1.7 山东省市级体校发展的评价分析

3.2 山东省地市体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后备人才队伍规模开始萎缩

3.2.2 后备人才队伍教育现状不理想

3.2.3 运动员输送出路狭窄

3.2.4 运动训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3.2.5 地级市体校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山东省地级市体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明显,学生就业面路子偏窄

4.1.2 “体教结合”有名无实,文化课教育环节薄弱,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消极

4.1.3 教练员队伍缺乏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教练员积极性不高

4.1.4 科学化训练水平低

4.1.5 管理机制不健全

4.1.6 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4.2 建议

4.2.1 内部挖掘、外部引进扩大体校生源规模

4.2.2 深化和落实体教结合工作培养全面人才

4.2.3 加强教练员间交流,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

4.2.4 完善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

4.2.5 创新办学模式,发展多元化

4.2.6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时体育百废待兴,漂洋过海只为送一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以51枚金牌的傲人成绩荣踞金牌榜榜首。长久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竞技体育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让整个世界见证的不仅仅是在竞技体育上“质”的飞跃,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的提升。 山东省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体育大省,多年来通过体校培养出多位优秀的运动员,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对体育运动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贯沿袭的举国体制受到威胁,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条件下保持自身优势,科学地发展,并寻求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体育运动学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东省6所地市(济南、青岛、威海、滨州、济宁和枣庄)级体育运动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6所体育运动学校部分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山东省地级市体育学校目前办学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发展趋势,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地级市体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明显;2、“体教结合”有名无实,学生文化课教育环节薄弱,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消极;3、运动员培养输送机制不科学,学生成才率低;4、教练员以经验训练为主,科学化训练水平低。5、运动训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6、地级市体校筹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多层次多元化。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内部挖掘、外部引进扩大体校生源规模;2、深化和落实体教结合工作,培养全面人才;3、加强教练员间交流,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4、完善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5、建立全新的办学模式,争取体校多层次多元化发展;6、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树立大人才观。

著录项

  • 作者

    刘方;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单大卯;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山东省; 竞技; 体育运动学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