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酮酸乙酯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探讨
【6h】

丙酮酸乙酯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2.建立实验模型及实验分组

结果

1 动物存活及建模情况

2 各组sPAP及右心肥厚指数变化

3 各组肺动脉HE染色病理学特点及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

4 各组血清中IL-6和TNF-α的变化

5 各组NF-κB p65表达的变化

讨论

1.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2.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治疗

3.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实验模型

4.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

5.炎性因子的作用机制

6.炎性因子炎性反应中的相互作用

7.丙酮酸乙酯抗炎及保护作用

结论

附图及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以肺血管阻塞性病变、肺小动脉增生重构为特点,进而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最终引起右心衰竭和死亡。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由异常的解剖结构导致体-肺分流的异常血流动力学引起,在临床上常并发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临床治疗难度加大,致死率非常高。近年来针对PAH发病机制各个环节的靶向性治疗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如NO吸入治疗、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环素类药物、内皮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R)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而针对于异常血流动力学引起的高动力性肺高压的治疗尚无明显有效药物。肺动脉血管收缩、肺动脉血管微血栓的形成和肺血管重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炎症基质改变)被认为是导致PAH发病机制的3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其中炎性细胞因子如IL-1、IL-6和TNF-α、NF-κB等参与的炎症反应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丙酮酸乙酯作为一种安全、稳定的丙酮酸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有效的抗自由基损伤、抗炎、抗脓毒血症、免疫调节及器官保护等效应。丙酮酸乙酯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内氧化环境从而抑制NF-κB活性,减少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等)、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抗炎目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丙酮酸乙酯从根源上阻断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对于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于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方法:以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套管法建立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分流所致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大鼠模型,取肺高压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各组10只,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分流组,随机取10只只分离血管不做套管手术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作空白阴性对照。治疗组腹腔注射EP(50mg/kg/d)30天,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0天。待用药30天后测定肺动脉压力,放血处死动物取出心肺,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组织切片HE染色计算直径厚度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百分比WA%,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
  结果: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RVHI明显降低,WT%及WA%示肺动脉管壁变薄、狭窄管腔好转,ELISA结果示治疗组血清中IL-6和TNF-α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治疗组NF-κB p65表达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P可以降低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内NF-κB p65表达,减少细胞因子(TNF-α、IL-6等)的合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肺动脉血管重构从而达到对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