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齿苋中水溶性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
【6h】

马齿苋中水溶性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齿苋化学成分研究新进展

1.1.1 生物碱

1.1.2 黄酮

1.1.3 脂肪酸

1.1.4 甾体

1.1.5 萜类

1.1.6 酚酸

1.1.7 多糖

1.1.8 蛋白质和氨基酸

1.1.9 矿物元素

1.2 吲哚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抗菌作用

1.2.2 肝脏保护作用

1.2.3 抗疟原虫作用

1.2.4 抗肿瘤作用

1.2.5 抗炎作用

1.2.6 抗氧化作用

1.2.7 神经保护作用

1.2.8 抗抑郁作用

1.2.9 镇痛镇静作用

1.2.10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2.11 减肥作用

1.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马齿苋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定性定量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HPLC-DAD分析样品溶液(1)的制备

2.2.4 HPLC-MS/MS分析样品溶液(Ⅱ)的制备

2.2.5 HPLC-DAD、HPLC-UV以及HPLC-MS/MS检测条件

2.2.6 马齿苋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考察

2.2.7 马齿苋药材HPLC-UV指纹图谱分析

2.2.8 马齿苋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HPLC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PLC分离条件的优化

2.3.2 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鉴定

2.3.3 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2.3.4 马齿苋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2.3.5 马齿苋药材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马齿苋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化合物结构鉴定

3.3 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中糖的种类及绝对构型的进一步确证

3.3.1 仪器与试剂

3.3.2 HPLC色谱法确证糖的种类及绝对构型

3.3.3 原位酸水解TLC法确证糖的种类

3.4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3.4.1 马齿苋药材的鉴定

3.4.2 实验仪器

3.4.3 材料与试剂

3.4.4 提取与分离流程

3.5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3.6 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测定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3.6.1 仪器与试剂

3.6.2 溶液配制

3.6.3 DPPH·清除活性测定

3.6.4 结果与讨论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马齿苋属植物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分布的初步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PLC法定性分析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在马齿苋属植物中的分布

4.3.2 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在鲜马齿苋茎和叶中的分布比较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优化的HPLC-DAD结合HPLC-ESI-MS/MS检测方法,并根据化合物的质谱碎片裂解规律,从中药马齿苋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12个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马齿苋酰胺H-O),4个为已知化合物(马齿苋酰胺A-D);首次建立了基于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马齿苋药材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十一批马齿苋药材中马齿苋酰胺A(Oleracein A)和马齿苋酰胺(Oleracein B)的含量,分别为35.00-151.93μg/g和40.00-150.44μg/g,以及总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314.16-928.60μg/g(按OA计算)和475.83-1393.00μg/g(按OB计算)。
  为了确证马齿苋中水溶性新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化学结构,我们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对马齿苋中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进行了富集,同时,结合ODS-C18、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分离方法对聚酰胺柱色谱洗脱流份进行分离,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根据NMR、MS、CD等谱图进行鉴定。我们从马齿苋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其中14个为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马齿苋酰胺H(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马齿苋酰胺Ⅰ(2S-5-羟基-1-阿魏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马齿苋酰胺N(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2-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马齿苋酰胺O(2S-5-羟基-1-阿魏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2-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4)、马齿苋酰胺K(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2-O-咖啡酰基-β-D-毗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5)、马齿苋酰胺L(2S-5-羟基-1-阿魏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2-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6)、马齿苋酰胺P(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马齿苋酰胺Q(2S-5-羟基-1-(阿魏酰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8)、马齿苋酰胺R(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2-O-可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9)、马齿苋酰胺S(2S-5-羟基-1-对羟基肉桂酰基-2,3-二氢-1H-吲哚-2-甲酸-6-O-[6-O-可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马齿苋酰胺A(11)、马齿苋酰胺B(12)、马齿苋酰胺C(13)、马齿苋酰胺D(14);4个为酚酸类化合物:(2R)-(+)-阿魏酰苹果酸酯(15)、对羟基苯甲酸(16)、阿魏酸(18)、对羟基肉桂酸(19);1个为香豆素类化合物:6,7-二羟基香豆素(17)。化合物1-10为新的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化合物15、16从马齿苋中首次分离。另外,我们测定了14个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并对其结构与清除自由基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此外,本文利用HPLC法定性考察了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在新鲜采集的马齿苋属植物马齿苋(P.oleracea)、大花马齿苋(P.grandiflora)和马齿牡丹(P.oleraceavar.granatus)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该类生物碱在马齿苋茎和叶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新鲜马齿苋、马齿苋茎和叶、大花马齿苋、马齿牡丹的HPLC指纹图谱,初步发现马齿苋酰胺A、B、H、I四个主要的吲哚啉类酰胺生物碱为马齿苋的特征性化合物,且叶中的含量大于茎,实验结果为马齿苋属植物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