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6h】

某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高血压的定义

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四、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六、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七、血脂水平

八、血脂水平与高血压发病关联性研究的现状

九、广义估计方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诊断标准

四、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多元回归分析

讨论

一、体检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二、体检人群血脂水平情况

三、体检人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四、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文将采集山东省某城市健康体检数据库的信息,选取2006-2010年的健康体检人群,建立研究队列,连续追踪检测其纵向的血脂水平和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探讨血脂水平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明确血脂水平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和描述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发病的流行特征,探讨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本文还将研究分析影响血脂水平的各个因素,为控制血脂水平提供科学健康的指导。
  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某健康体检中心的数据库,选取2006-2010年参加体检的城市健康人群体检信息,剔除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3680人进行资料分析。按照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和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出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和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检验分会、原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共同起草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分别作为高血压和血清中血脂水平诊断标准。采用SAS9.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值型变量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混合效应模型对血脂水平和高血压进行关联性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脂水平基本情况
  选取2006年接受血脂水平检测的健康人群,观察对象在首次体检时无高血压,筛选出2006-2010年间常规查体(每年一次)的研究对象,共计3680人,其中男性2060人,女性1620人。总胆固醇男性为5.06±0.89mmol/L,女性为4.93±0.95mmol/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P<0.001);甘油三酯男性为1.65±1.24mmol/L,女性为1.07±1.04mmol/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P<0.001);高密度脂蛋白男性为1.29±0.31mmol/L,女性为1.51±0.33mmol/L,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01);低密度脂蛋白男性为2.97±0.68mmol/L,女性为2.75±0.71mmol/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01)。
  2.五年随访间高血压检出情况
  2006年的体检数据显示无高血压发病情况的3680人研究对象中,到2007年,高血压发病人数达199人,累计发病率为5.41%;到2008年,高血压发病人数达225人,累计发病率为6.93%;到2009年,高血压发病人数达256人,累计发病率为6.96%;到2010年,高血压发病人数达454人,累计发病率为12.34%。
  3.五年间总胆固醇水平变化
  将每年的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总胆固醇水平,2007年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为5.27±0.98mmol/L,正常人组为5.06±0.9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2008年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为5.24±0.97mmol/L,正常人组为5.00±0.9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01);2009年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为5.33±1.02mmol/L,正常人组为5.19±0.9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2010年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为5.53±1.05mmol/L,正常人组为5.37±0.9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1)。
  4.五年间甘油三酯水平变化
  将每年的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甘油三酯水平,2007年高血压组甘油三酯为1.83±1.20mmol/L,正常人组为1.45±1.3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P<0.001);2008年高血压组甘油三酯为1.87±1.07mmol/L,正常人组为1.44±1.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01);2009年高血压组甘油三酯为1.76±1.38mmol/L,正常人组为1.48±1.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1);2010年高血压组甘油三酯为1.86±1.32mmol/L,正常人组为1.54±1.4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01)。
  5.五年间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
  将每年的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07年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23±0.29mmol/L,正常人组为1.30±0.3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2008年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19±0.29mmol/L,正常人组为1.26±0.3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2009年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34±0.33mmol/L,正常人组为1.38±0.3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05);2010年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31±0.33mmol/L,正常人组为1.43±0.3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P<0.001)。
  6.五年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
  将每年的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007年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为3.11±0.73mmol/L,正常人组为2.92±0.7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01);2008年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为2.95±0.71mmol/L,正常人组为2.79±0.7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01);2009年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为2.99±0.78mmol/L,正常人组为2.89±0.7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2010年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为3.12±0.69mmol/L,正常人组为2.94±0.6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P<0.001)。
  7.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
  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得出,在0.05的检验水准下,总胆固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44,95%CI:1.04-2.01,P=0.0301),有统计学意义。以女性为参照组,男性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55,95%CI:1.88-3.46,P<0.001),有统计学意义。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未证明有统计学意义。利用SAS的glimmix过程对血脂指标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在0.05的检验水准下,总胆固醇(OR=1.84,95%CI:1.53-2.20,P<0.001)和低密度脂蛋白(OR=1.45,95%CI:1.07-1.80,P<0.001)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女性为参照组,男性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30,95%CI:1.87-2.83,P<0.001),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OR=0.51,95%CI:0.38-0.68,P<0.001)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甘油三酯则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某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男性均高于女性,而高密度脂蛋白女性高于男性;
  2.某城市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高年龄组是高血压高危人群;
  3.某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主要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组高于正常人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血压组低于正常人组;
  4.某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和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