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6h】

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内容

1.4 本文创新之处

2 协同化学科服务的理论基础

2.1 学科服务的含义及其特点

2.1.1 学科服务的含义

2.1.2 学科服务的特点

2.2 学科馆员的含义

2.3 协同的概念及协同理论

2.3.1 协同的概念

2.3.2 协同理论

2.4 协同化学科服务概述

2.4.1 协同化学科服务

2.4.2 协同化学科服务的特征

2.4.2 协同化学科服务的优势

3 协同化学科服务常见模式

3.1 学科馆员团队内部的协作

3.2 学科馆员与用户代表之间的协作

3.2.1 学科馆员与教师顾问协作式

3.2.2 学科馆员与学生代表协作式

3.3 学科馆员与功能专家之间的协作

3.4 学科馆员与其他馆员之间的协作

3.5 学科馆员与资源提供商之间的协作

3.5.1 学科馆员与书商之间的协作

3.5.2 学科馆员与数据商之间的协作

3.6 学科馆员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协作

4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现状

4.1 国外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现状

4.2 国内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现状

5 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调查与结果分析

5.1 问卷调查结果

5.2 国内外差距及原因分析

6.馆际协同模式

6.1 馆际协同模式

6.2 案例

6.2.1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2CUL协同模式

6.2.2 美国东部大学馆际协同学科服务案例

6.3 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的实现策略

7.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中心,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以及知识创新的新局面,如何更好地收集、整理、提供信息,并将其主动地融入到用户的环境之中,向用户提供学习、教学、科研等服务项目,最大程度的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信息,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学科化服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应运而生。然而,随着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研活动的日益增多,这些新的研究领域超出了传统的学科划分体系,随之而来的新的服务需求也超出了过去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科馆员已经很难再按照既有的学科分类体系来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用户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超出一馆、一室所能承受的范围。当前学科服务的供需矛盾不断的凸显出来,要将学科服务继续深入推进,就必须要在现有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引入协同机制。不仅要在图书馆内部协同,更要拓宽思路,争取更多的外部协作机会。以多种协同化学科服务的模式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当前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很多都开展了协同化学科服务,本文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各选取了14所高校图书馆,通过一一登录这28所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以及对国内外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得出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各自的特点及存在的差距。同时,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以及对个别馆员的邮件访谈,分析总结出了国内高校图书馆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列举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并在现有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协同化馆际合作的新思路,拓宽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馆际协同化学科服务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这两个案例的成功来证实这种馆际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于协同化学科服务的研究大多只是探讨学科馆员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成员内部的协同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学科馆员与其他层面尤其是与本馆或者本校之外人员或者机构的协作,本文拟就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的几种模式进行全面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