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潍坊滨海开发区海港物流园排涝工程研究
【6h】

潍坊滨海开发区海港物流园排涝工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排涝现状

1.1.2 潍坊滨海开发区防洪排涝普遍问题

1.1.3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防洪排涝经验与启示

1.2.2 国内防洪排涝进步与发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工程区域规划及现状条件分析

2.1 工程区域规划条件

2.1.1 用地布局

2.1.2 道路交通

2.1.3 雨水工程

2.1.4 防洪排涝

2.2 工程区域现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道路交通

2.2.3 防洪排水

2.2.4 气象及水文

2.2.5 地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排涝方案的提出

3.1 排涝范围

3.2 排水体制

3.2.1 排水体制分类

3.2.2 排水体制选择

3.3 排涝方案

3.3.1 排涝模式分类

3.3.2 排涝模式选择

3.3.3 排涝可选方案

3.4 重现期匹配

3.4.1 排涝体系构成与特点

3.4.2 城市排水与排涝系统的异同性

3.4.3 城市排涝与排水标准的匹配衔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地高程计算

4.1 场地高程计算模型

4.2 圩区排涝方案场地高程

4.2.1 水系底高程

4.2.2 水系水深

4.2.3 调蓄后水系水面高程

4.2.4 水系常水位高程

4.2.5 场地高程计算

4.3 自流排涝方案场地高程

4.3.1 潮位分析

4.3.2 弥河河道设计参数

4.3.3 园区常水位分析

4.3.4 场地高程推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涝方案的确定

5.1 土方估算

5.1.1 圩区排涝方案土方估算

5.1.2 自流排涝方案土方估算

5.2 泵站估算

5.2.1 排涝标准

5.2.2 排涝流量

5.2.3 排涝泵站

5.3 排涝方案比选

5.4 排涝方案实施注意事项

5.5 排涝工程管理与维护

5.6 工程实施现状与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汇水面积亦不断增加。我国大部分采取强排水模式的城市,在遭遇暴雨时,往往出现城市内涝灾害。愈加频繁发生的内涝灾害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亦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比国内外排涝体系建设相对完善的发达城市,我国大多数城市排涝体系存在规划前瞻性不足、系统不完善、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
  海港物流园是一个现代化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园内地势平坦,东侧弥河水位较高,排水排涝困难。如何保障物流园防洪排涝安全,是海港物流园各领域功能发挥的关键。本排涝工程研究拟采用缓冲式圩区排涝模式,充分克服地势低平与排水安全之间的矛盾,是物流园安全运营的基础。
  传统的排涝工程往往忽略与市政排水工程的相关度,造成两者之间的冲突,使得区域排水工程与排涝工程出现矛盾。本论文通过研究分析园区气候条件与设计标准,耦合园区排水工程与防洪排涝工程重现期,实现两者匹配与协调;分析园区竖向设计,合理比较选择园区防洪排涝方案,实现园区排水通畅;分析园区地形及环境特点,准确定义园区排涝工程控制因素,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提出排涝工程合理化建设与运营维护措施。最终提出园区合理的缓冲式排涝工程方案,降低园区洪涝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
  通过本次排涝工程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防止园区内涝灾害的发生,保证园区内各功能单位的有序运行;另一方面,找出工程最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园区场地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圩区排涝模式可为沿海地势低平、排水困难的区域建设提供重要借鉴,亦为当下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