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鬼厄与宗教解厄——《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
【6h】

鬼厄与宗教解厄——《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资料运用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一、先秦两汉鬼观念的演变

二、魏晋隋唐鬼观念的发展

第二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构成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特点

第三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

一、鬼致死亡

二、鬼致瘟疫

三、鬼致疾病

四、鬼物魅人

五、鬼物复仇

六、鬼物偷食、恶作剧及其他

第四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

三、《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鬼文化一直是中国整体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鬼观念在传统中国的道德、伦理、宗教、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不断以各种面目出现,其所发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观念依旧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作为潜藏在民众生活中的一股暗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底色,已经渗入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世界。因而,对鬼文化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对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对了解中国民众的信仰心理、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太平广记》是北宋初年成书的第一部大型官方类书,广泛收集了自汉代至宋初包括神仙、鬼、女仙、道术、方士、报应、精怪等共九十二类主题七千多则故事,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小说家之渊海”之美誉。不仅如此,《太平广记》在“以尽万物之情”的关怀下亦保留了基层民众极为丰富的生活资料,对研究中古时期的民俗、宗教、制度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太平广记》鬼类叙事共有四十卷四百六十七则,在整部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鬼文化和民众的鬼观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本文即以《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为考察对象,研究了中古时期民众的鬼观念及中古时期鬼与巫、道、佛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以期从宗教解厄的视角对中古时期民众的疾疫观、死亡观以及巫、道、佛三者在民众宗教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
  本文之正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先秦两汉直至魏晋隋唐时期的典籍文献和出土文献来梳理古代民众鬼观念的变化及发展。
  第二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这一部分旨在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作品构成及叙事特点进行分析,以使我们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的叙事基调有一总体之把握。
  第三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中保存了大量民众遭遇鬼厄的故事,依《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我们所见之鬼厄主要有:死亡、瘟疫、疾病、魅人、复仇、偷食、恶作剧及其他。通过对这些鬼厄叙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窥知汉唐时期民众的鬼厄观念,并可以藉以分析鬼厄叙事背后所反映的民众的文化心态。
  第四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其中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巫者在解除鬼厄时所采用的禳除手段主要有见鬼、占卜、降神、祭祀等,这一部分即从巫者解厄手段入手来考察巫者在处理人鬼纠葛时所持的态度。第二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道士在帮助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为见鬼、考鬼召神、符术咒术、上章等,这一部分即从道教禳除鬼厄手段入手分析道教与鬼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佛教僧人在为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不同于巫者与道士,佛教的驱除方式主要有诵经念咒、水陆道场、奉佛持戒等,并以此来彰显佛徒、佛法对鬼厄的无穷震慑力。这一部分即从佛教解厄手段入手分析佛教的解厄特点及其与巫道的不同之处。
  通过《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呈现的鬼厄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不同的解厄态度与手段,我们可以窥见汉唐时期民众对待死亡、疾病、瘟疫等困厄的态度,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在民众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三者在宗教市场上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