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的热带气旋对手足口病的影响
【6h】

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的热带气旋对手足口病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写词与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地区和研究人群

2.3 研究设计

2.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3.1 热带气旋对广东省登陆地区手足口病的影响

3.2 热带气旋对福建省登陆地区手足口病的影响

3.3 热带气旋对海南省手足口病的影响

讨论

4.1 登陆热带气旋和手足口病的基本特征

4.2 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4.3 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三省不同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滞后效应

研究局限性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海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热带气旋的侵袭,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约6.9个。广东省是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其次是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分别位居第三、第四。
  热带气旋给人们带来了灾害,同时也给人类带了好处,例如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维持着地球上的季节和气候平衡等。但是由于热带气旋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也总是带来各种毁灭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增加,风速和降雨也都有增强的趋势。
  热带气旋不仅可导致大量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使一些传染性疾病出现暴发流行、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危险上升。此外,灾害还能造成恐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心理生理变化。研究发现热带气旋的登陆,会改变原有某些微生物或者昆虫的生存环境,导致这些微生物或者昆虫的迁徙,从而引起迁徙地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已有研究发现,热带气旋会增加某些传染性疾病例如伤寒副伤寒、肝炎、肠胃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类鼻疽、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发病风险增加。
  自手足口病2008年在我国安徽省阜阳市暴发以来,已被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作为丙类传染病上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人肠道病毒71型和Cox16型,目前国内外又出现了CVA6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会造成手、足、口、臀部的皮肤损伤、水疱,少数重症患者会出现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道感染、循环障碍及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病情发展迅速,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外关于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主要包括患病年龄、接触史、病情轻重程度、气象因素等对手足口病影响的研究,但是探讨热带气旋与不同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以我国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三个省份——广东、福建、海南作为研究地区,主要探讨热带气旋对三省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定量分析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
  研究目的:
  1、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了解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趋势和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状况。
  2、定量研究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广东、福建两省登陆地区以及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和女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
  研究方法:
  1、根据《热带气旋年鉴》和中国台风网的热带气旋相关信息,收集整理2008~2013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三省的热带气旋基本信息。不同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和《海南省统计年鉴》收集到的广东、海南各地级市或县的人口学信息,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数据报告的福建省各地级市人口学信息,计算三省各地级市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并绘制疾病地区分布图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特征。
  2、采用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设计定量分析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登陆地区不同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由于纳入的气象因素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将提取的主成分纳入回归模型。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设计类似于匹配的病例对照设计,因此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由于双向1∶3对称的病例交叉中重叠偏倚的存在,把配比的因素作为分层依据,使用分层Cox回归分析消除重叠偏倚,拟合回归模型。
  整理、分析数据所使用的软件有ArcGIS10.2软件和SAS9.2软件。
  研究结果:
  1、2008~2013年分别有21、15、11次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福建、海南。热带气旋的登陆时间主要集中于6~8月。
  2、2008~2013年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男性发病数均多于女性,以5岁及以下儿童居多,三省的发病儿童均多见于散居儿童,重症病例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2008~2013年三省的手足口病发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2008年广东省仅有一个发病高峰外,其余每年都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分布于4~7月和9~11月,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出现发病数下降。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大高峰出现在4~7月,海南省的大高峰则出现在9~11月。
  4、2008~2013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地区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省主要集中于宁德、福州、泉州、漳州四个城市,福建省的手足口病高发区与热带气旋登陆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海南省呈现东北及南部地区高发,中心地区低发的特点。
  5、热带风暴登陆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后,三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上升,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滞后第7天,福建省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第10天,对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第2天,对海南省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出现在第3天。热带风暴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广东和海南两省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高于女童,对福建省高危人群男童、女童的影响则相反。
  6、强热带风暴使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上升,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各人群滞后效应最大值均出现在第7天,强热带风暴对海南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的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0天,对高危人群女童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在第1天。强热带风暴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均高于女童。
  7、台风使广东、福建两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上升。台风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7天,对高危人群女童影响的最大滞后效应在第0天;台风对福建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最大滞后效应均在第2天。台风对海南省的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出现在滞后0~3天发病风险上升,在滞后4~10天发病风险下降。台风对三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均低于女童。
  8、强台风使广东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上升,最大滞后效应均出现在滞后第7天。强台风对广东省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高于全人群,对高危人群男童的影响低于女童。强台风可能使对福建省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下降,但是HR值多无统计学意义。强台风对海南省各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出现使其发病风险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9、对广东省全人群、高危人群和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均有热带风暴>强台风>强热带风暴>台风,对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的影响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对福建省全人群、高危人群手足口病的影响均有强热带风暴>台风>热带风暴>强台风,对高危人群男童手足口病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对高危人群女童手足口病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对海南省各研究人群的影响有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强台风>台风。
  研究结论:
  1、手足口病在广东、福建、海南三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应因地制宜。
  2、热带气旋的登陆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在热带气旋登陆时,应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外出后应注意要勤洗手,降低感染的机会。
  3、广东、福建、海南三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于春末夏初(4~7月)和秋末冬初(9~11月)形成发病高峰。高危人群为5岁及以下儿童,多为散居儿童。
  4、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对不同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生均有影响,各等级热带气旋对高危人群的影响均高于全人群,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热带气旋灾害后,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发生、传播的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康瑞华;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伟;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2.502;
  •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发病机制; 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