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模拟分析——以中国家用空调市场为例
【6h】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模拟分析——以中国家用空调市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模拟分析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

1.2.2 并购模拟分析在我国反垄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2.3 并购模拟分析作为反垄断工具的争论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及其识别与分析

2.1 引言

2.2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形成的理论分析

2.2.1 单边效应的理论基础

2.2.2 单边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2.3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测算

2.3.1 线性需求函数下单边效应的测算

2.3.2 等弹性需求函数下单边效应的测算

2.4 单边效应的识别与评估方法

2.4.1 结构推定法

2.4.2 UPP检验法

2.4.3 事件研究法

2.4.4 补偿的边际成本降低法

2.5 小结

第3章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的研究范式

3.1 引言

3.2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的模型构建要素

3.2.1 模型假设

3.2.2 构建要素

3.3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构化程序

3.3.1 需求函数的霁定与估计

3.3.2 供给函数的界定与估计

3.3.3 估计方法及稳健性和显著性检验

3.3.4 并购后的均衡解

3.3.5 单边效应的综合评估

3.4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的检验与测试

3.4.1 伯川德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3.4.2 需求弹性和需求函数的敏感性测试

3.4.3 是否使用零售部门数据对并购模拟结果的影响

3.4.4 并购模拟中的效率逻辑

3.4.5 对其他竞争变量的考虑

3.5 小结

第4章 单边效应模拟分析中需求系统估计的模型与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的需求系统估计方法

4.2.1 线性和对数线性需求系统

4.2.2 AIDS与PCAIDS需求系统

4.3 基于“特征空间”视角的需求系统估计方法

4.3.1 ALM(Antitrust Logit Model)模型

4.3.2 嵌套Logit模型

4.3.3 随机系数Logit模型(BLP模型)

4.4 并购模拟分析中需求系统估计的其他方法

4.4.1 多层次需求模型

4.4.2 距离度量模型

4.5 中国家用空调的需求系统估计

4.5.1 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市场结构分析

4.5.2 中国家用空调的需求系统估计

4.6 小结

第5章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中的相关市场界定

5.1 引言

5.2 相关市场与相关市场界定

5.2.1 相关产品市场

5.2.2 相关地理市场

5.2.3 相关时间市场

5.3 相关市场界定的方法

5.3.1 基于产品功能的定性界定法

5.3.2 基于产品弹性的简单定量分析法

5.3.3 SSNIP方法及其改进

5.4 中国家用空调的相关市场界定

5.4.1 家用空调及相关产品

5.4.2 家用空调相关市场界定:基于临界损失法

5.5 小结

第6章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模拟分析:基于会计数据及PCAIDS模型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会计数据的利用及嵌套的PCAIDS模型

6.2.1 假设与基本原理

6.2.2 AIDS模型

6.2.3 PCAIDS模型

6.2.4 考虑嵌套分组的PCAIDS模型

6.2.5 “利润校准法”求解嵌套系数的PCAIDS模型

6.3 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模拟分析

6.3.1 无嵌套分组的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并购模拟

6.3.2 考虑嵌套分组的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并购模拟

6.4 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检验与综合衡量

6.4.1 模拟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6.4.2 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单边效应的综合衡量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并购模拟的安全港规则量化标准研究

7.1 引言

7.2 单一安全港规则的悖论

7.3 模拟模型与假设

7.4 模拟实验及结论

7.4.1 模拟实验及结果

7.4.2 分析与结论

7.5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并购模拟技术以及经济证据对推动我国反垄断执法的意义

8.2.2 我国对并购模拟技术应持有的态度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并购频繁发生,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愈演愈烈。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规模也逐年攀升,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并购市场。在企业并购浪潮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企业并购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要防止并购对市场公平竞争造成损害,减少并购给消费者、行业内相关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相关市场上的企业并购既可能带来效率提升,也可能产生反竞争效应,从而损害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机构需要对企业并购的效率效应和反竞争效应进行评估审查和权衡比较。
  中国反垄断立法较晚,相关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尚待补充与完善,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验不足,尤其是评估审查大企业间并购案的能力较弱。从目前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调查的相关公告中可以看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主要依赖于对行业、企业、产品的简单相关市场界定和传统的市场结构分析,较少采用更为先进且与国际接轨的量化分析证据作为反垄断调查结论的证据支撑。随着并购尤其是跨国并购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如果不能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调查结论中采用更为客观的量化分析,而主要依赖主观性较强的定性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结论的说服力,甚至带来国际间的经济争端和摩擦。因此,应用量化分析方法、提高我国反垄断调查中经济证据的比重,是目前我国反垄断理论研究和执法实践的当务之急。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应用模拟分析方法拓展横向并购单边效应评估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家用空调市场为例,对产品差异化市场上横向并购的单边效应进行量化模拟分析;在并购模拟的基础上,测算中国横向并购评估审查中的安全港规则量化标准,为简化并购审查程序提供决策参考。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单边效应、单边效应模拟分析、需求系统估计、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并购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理论框架。理论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本文从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分析两个方面对单边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把单边效应的识别方法分为了以SCP范式为基础的结构推定法,以UPP检验法、事件研究法、CMCR法为代表的简化式实证分析法以及以并购模拟为代表的结构化实证分析法等三大类,并对以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购模拟分析方法和其他评估单边效应的方法相比,虽然计算较为复杂,但对单边效应的估计更加准确,在数据、时间允许的情形下,可以作为很好的量化单边效应的分析工具。第二,考虑到需求系统估计对模拟分析的结果有显著影响,且是模拟分析中争议最大、困难最大的部分,本文从产品空间和特征空间的角度对需求系统估计的模型与方法进行了分类,评述了常用的需求系统估计模型。第三,梳理了相关市场界定的有关理论,将相关市场界定的方法分为基于产品功能的传统界定法、基于产品弹性的简单定量界定法、基于假定垄断者测试的SNNIP法等三大类,为我国反垄断司法中的相关市场界定提供理论借鉴,并着重对反垄断执法实践中主要使用的假定垄断者测试方法及临界损失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四,提出了模拟分析的理论依据,归纳了模拟分析模型的构建要素,并根据反垄断审查步骤构建了系统性的模拟程序,指出了模拟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的实证分析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强调并购模拟实证逻辑与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目前绝大多数针对并购模拟的研究都忽视了相关市场界定、需求系统估计等前端分析,要么相关市场界定缺失,要么相关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直接引用他人多年前的研究结论。本文遵循从需求系统估计到相关市场界定再到后端并购模拟分析及敏感性测试的分析逻辑,对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横向并购的单边效应进行了逻辑完整的模拟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明确了单边效应模拟分析的操作步骤,并且根据以往案例总结了并购模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模拟分析进行了客观评价。第二,在并购模拟分析部分,本文选取PCAIDS模型以及嵌套的PCAIDS模型对中国家用空调市场进行了横向并购单边效应的估计。本文采用嵌套的PCAIDS模型对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需求系统进行整体估计,在保持了AIDS模型更高的估计准确度的同时,又兼顾了PCAIDS模型对数据要求较低的优点。在嵌套分组的确定、嵌套系数的校准方面,采用弹性分组法对家用空调市场进行了嵌套分组,并通过使用反垄断调查机构较为容易获得的会计数据进行了嵌套数据的校准,降低了并购模拟分析方法在反垄断执法中的应用障碍,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三,使用模拟分析方法对安全港规则的量化标准进行测算。目前各国虽然普遍采用安全港规则作为反垄断调查的筛选工具,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各国的安全港标准虽然采用指标相同,但标准不一;二是安全港设置标准依据缺失,各国均没有阐明安全港设置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发布的禁止和限制性批准的经营者集中案件中企业相关数据的提取以及对其他变量预设,使用R语言通过PCAIDS模型进行了13万多次的模拟计算,完成了对我国安全港规则量化标准的测算。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评述了并购模拟技术以及中国对并购模拟分析这一前沿分析方法应持有的态度,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