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从非利息收入的角度
【6h】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从非利息收入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不良贷款的定义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关于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阐述

3.1 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定义和划分

3.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近况

3.3 非利息收入的风险传导机制

3.4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第4章 模型建立及数据选取

4.1 变量的选择

4.2 数据来源及分析

4.3 模型建立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组间异方差的检验

5.2 组内自相关的检验

5.3 组间同期相关的检验

5.4 全面的FGLS回归分析

5.5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建议

6.1 对文章的总结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一向都是银行业关心的热点话题。上世纪末,为了解决四大国有银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长期以来的呆滞账的问题,由政府当局出头,并出资了400亿元,设立了东方、信达、华融、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接处置其对应的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伴随着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推广和其自身的发展,在巴塞尔协议三推出之际,我国银监会也应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对资本要求、杠杆率、波动率以及流动性都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甚至比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更为严苛,为的就是严格把控银行风险。
  学术界对不良贷款的实证研究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从制度经济学角度人手,考察制度和政府行为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从宏观经济和银行自身的角度入手,考察各类宏观经济指标以及银行自身指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在宏观层面主要选取的指标有GDP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等,在微观层面主要选取的指标则包含资产负债率、拨备覆盖率、相对规模、贷款占总负债的比率等。本文则在微观层面首次使用了非利息收入占比这一指标来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考察。非利息收入占比是考察银行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营业收入的占比指标,这一指标和银行风险息息相关。本文选择了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五家股份制银行作为样本,使用全面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结论,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