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6h】

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问题的确立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家族与宗族

二、姓与氏

三、文学世家与文学家族

第三节 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蒋氏家族渊源世系考

一、汉阳期思蒋氏宗史

二、杜陵蒋氏世表

第二节 蒋氏家族历史上的三次发展高潮

一、蒋氏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汉末魏晋

二、蒋氏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唐宋

三、蒋氏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明清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三次发展高潮原因的探究

一、随时代更管成功转型

二、家教

三、迁徙

第二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宗谱研究

第一节 蒋氏家族宗谱概述

第二节 编撰者与凡例、谱序

一、编撰者

二、凡例

三、谱序

第三节 像赞与古迹、茔墓录

一、像赞

二、古迹

三、茔墓录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家训与家规

一、对家族成员伦理关系方面的规范

二、对家族子弟教育方面的规范

三、对家族子弟婚配方面的规范

四、对丧礼祭祀方面的规范

五、对家族成员言行、修养、睦邻等方面的规范

第三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姻亲与交游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姻亲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交游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中的女性

一、蒋氏女性的懿容闺范

二、寡母课子:庆国夫人与蒋氏中兴

三、诗酒风流:蒋氏家族女性与文学

第四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科举与为官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科举概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科举盛况的分析以及科举对其家族的影响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概况

一、一门五相

二、唐代蒋氏刺史考

三、祖孙三代守苏杭、任转运使、发运使

四、蒋氏三人分司东都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政绩

一、军事与戡乱

二、理财、谏议与水利漕运

三、教化与举荐人才

第五节 战乱对蒋氏家族的影响

第六节 党争对蒋氏家族的影响

一、牛李党争

二、变法之争

三、主战主和之争

第五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风

第一节 家族图腾:三径竹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忠君孝亲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兄友弟恭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隐逸传统

第六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学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儒学修养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史学传统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佛学成就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医学盛事

第五节 蒋氏家族的书画造诣

第七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献

第一节 蒋氏的家族史研究文献与谱牒研究文献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其他研究文献

第八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学

第一节 蒋氏家族文学情况概述

一、蒋氏的赋

二、蒋氏的诗歌

三、蒋氏的家族文学活动与述祖德诗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诗文辑佚

一、佚诗

二、佚文

第三节 地域环境对蒋氏家族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九章 蒋之奇研究

第一节 蒋之奇生平考

第二节 蒋之奇诗文考

一、题刻与题刻诗

二、诗与民俗

第三节 蒋之奇与佛教

一、蒋之奇与《香山大悲菩萨传》

二、蒋之奇与《泗州普照国师传》

三、蒋之奇的其他佛学著述

四、蒋之奇与名僧的交游

第十章 蒋捷研究

第一节 宋代理学影响下的《竹山词》

一、蒋捷与理学的渊源

二、崇陶源于“孔颜之乐”

三、以气节自许

四、严于华夷之辨

五、以理节情

第二节 “基层写作”:蒋捷漂泊行迹与《竹山词》创作考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为研究基点,为了全面反映义兴蒋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维度上适度放宽,向上追溯至汉,向下延伸至明清。家族与家族文学是近年来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是因为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家族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与文学的重要传承者,文学家族也蔚然兴起。义兴蒋氏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士族之一,自东汉建武年间登上历史舞台之后,蒋氏家族恪守忠君孝亲之道,秉承耕读传家之风,繁盛近两千年,长盛而不衰。在保持家族尊崇的社会地位的同时,蒋氏族人笃志好学,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经学传统、史学成就和书画造诣,充分显示了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以义兴蒋氏家族为个案进行研究,在纵向上,力图对蒋氏家族在历代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展现该家族在文学创作、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在横向上,则把蒋氏家族置于整个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分析科举、婚姻等与家族、家族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以期对蒋氏家族长盛不衰的深刻原因以及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探本溯源。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学术史和研究现状,对本文所涉及的“家族与宗族”、“姓与氏”、“文学世家与文学家族”的基本概念做了详细界定,陈述了本文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正文分十章。第一章厘清了蒋氏的渊源世系,概述了义兴蒋氏分别在汉末魏晋、唐宋、明清所形成的三次发展高潮,并对出现高潮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随时代更替成功转型、家族的教育、家族的迁徙保障了蒋氏发展的长盛不衰。
  第二章是对蒋氏宗谱的研究,以《茗岭蒋氏宗谱》、《湖岭蒋氏宗谱》、《西馀蒋氏宗谱》等若干家谱为例,对编撰者、凡例、谱序、像赞、古迹、茔墓录、家族文献、家训、家规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蒋氏谱牒文献的丰富、蒋氏发展的真实状态,以及家族文化鼎盛的内部原因。
  第三章考证了蒋氏的姻亲与交游,以及家族中的杰出女性。阐明了蒋氏与其他家族的联姻,不仅是政治上的结盟,而且也是文化资源上的共享与互补。考述了蒋氏与名人的交游与诗词唱和,探讨了交游与唱和是蒋氏家族文化积淀更加深厚、家族声望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叙述了蒋氏女性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重任,以及她们的懿容闺范对家族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考述了女性作家的出现是蒋氏真正跻身于文学家族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四章概述了蒋氏的科举与为官状况,以及战乱和党争对蒋氏发展的影响。阐述了蒋氏由科举走向仕宦,而仕宦又保障了其子弟在科举中处于优势地位,如此良性循环,促进了家族发展。考述了唐宋时的战乱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蒋氏的发展势头,由于家族成员卷入了党争,也使得家族发展受到冲击。
  第五章阐述了蒋氏的家风。以蒋氏的家族图腾“三径竹”为契入点,论述了蒋氏清白自守的气节,以及盛行隐逸的家族传统。详述了蒋氏在家族发展中形成了“忠君孝亲”、“兄友弟恭”的家风,揭示了家风是家族建设的保障,是家族发展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力量。
  第六章对蒋氏的家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儒学是蒋氏家学的根基,蒋氏有多部儒学著作传世,蒋乂、蒋係、蒋偕父子三世修国史,蒋之奇有《逸史》史学著述。考证了佛教是蒋氏家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家族成员大都笃信佛教,而且出现了如慧弼、善伏、圆悟、行策、智通等佛学大师,蒋之奇撰写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则直接推动了观音信仰在中国大地的传播。论述了蒋氏医学上的成就,其家族出现过蒋少卿、蒋孝璋两位御医,蒋孝璋曾为患病的玄奘大师治疗,并有医药处方传世。阐述了蒋氏家族深厚的书画艺术造诣,介绍了蒋堂、蒋之奇、蒋璨等的书法作品,以及蒋长源、蒋子成的画作和藏品。
  第七章整理了蒋氏的家族史研究文献、谱牒研究文献,以及其他家族研究文献。阐述了蒋氏家族史研究和谱牒研究的历史,以及丰富的研究成果。考述了研究其家族使用到的各类文献,如史籍、家谱、地方志、家族成员别集、墓志等,以及蒋氏家族成员的所有著述。阐述了家族文献整理的重要性,文献的丰富与可靠使整个研究建立在扎实而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八章全面论述了唐宋时期蒋氏在诗、文、赋等方面的文学成就,叙述了蒋氏家族在唐初开始向文学家族转变,家族成员如蒋俨、蒋防、蒋洌、蒋涣、蒋佶、蒋凝、蒋堂等,都在诗文赋的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具有不同的特色。探讨了蒋氏的家族文学活动以及述祖德诗的创作,文学活动的繁盛以及对述祖德诗创作的重视,也是蒋氏作为文学家族的标志之一。通过地方志、家谱、笔记小说等文献,对蒋氏诗文进行了辑佚。揭示了地域环境对蒋氏文学创作的影响,义兴位于环太湖流域的吴文化圈内,吴地的隐逸之风、“信鬼神、好淫祀”的风俗、以及吴文化的“雅”与“强悍”等特征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作用与影响。
  第九章以个案形式对北宋能臣蒋之奇进行研究,考证了他的生卒年,在弹劾恩师欧阳修“帷薄不修”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复杂人格,以及作为一位封建能臣的政绩;整理了他的题刻与题刻诗;探讨了其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民俗风尚;研究了他的佛学著述,与名僧的交游,以及对佛教发展做出的贡献。
  第十章以个案形式对南宋遗民词人蒋捷进行研究,从其与理学的渊源入手,探讨了宋代理学对《竹山词》的影响,以及其词作中体现出来的崇陶源于“孔颜之乐”、严于华夷之辨、以礼节情等理学倾向。同时尝试以近年来提倡的“基层写作”的家族文学研究方法,对蒋捷的漂泊行迹与《竹山词》创作进行考辨,以词人在太湖流域的三条主要漂泊路线以及在此路线上创作的词作为线索,对具体地域空间中的文学场景和版图加以复原,以探析蒋捷词作生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从而理解文学创作的时空环境对创作的影响与特殊意义。
  结语部分总结了义兴蒋氏家族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族的显著特色,揭示了其家族长期繁衍昌盛背后的深刻原因,阐明了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