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位与财富的反转: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错配的校正
【6h】

地位与财富的反转: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错配的校正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文章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位与财富的反转

2.2 资源错配理论

2.3 制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3章 数据与变量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处理

3.3 家庭成分

3.4 变量的选择

3.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6 变量的直观展示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计量模型设定

4.2 政治地位的反转

4.3 财富的反转

第五章 稳健性检验

第6章结论

6.1 地位和财富的反转

6.2 制度变化与人力资本配置的关系

6.3 人力资本错配的校正

6.4 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2002年调查数据,以改革开放为制度外生变化的时间节点,以“个体是否是党员”及“户主年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家庭成分和受教育水平作为最关键的解释变量,说明外生制度变化导致的改革前后个体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
  实证结果验证个体在改革开放前后地位和财富的反转。一方面,改革开放前,通过入党获取政治地位主要受家庭成分的影响,“地主、富农”、“中农、小业主、企业主”等“坏”成分在入党时受到了歧视;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制度下,过去偏向“逆向选择”的入党审查制度弱化,“地主、富农”、“中农、小业主、企业主”阶层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再受到显著的政治歧视,入党概率大幅度增加,政治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在1979年成分取消前后,不同家庭成分阶层存在着政治地位上的反转变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秩序,使得人力资本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前在政治上受挫的“地主、富农”、“中农、小业主、企业主”等“坏”成分的子女,由于拥有较高的个人能力禀赋,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地位有所提升,收入显著高于贫下中农的子女,在经济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反哺。
  同时,在研究不同家庭成分阶层政治地位、收入财富反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改革前后人力资本配置的差异,将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低效率的原因归结为人力资源的错配,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功于市场制度对人力资本错误配置的校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