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转换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6h】

骨转换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分组及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低、高骨转换组参与者基本资料

2.3 低、高骨转换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腰椎、股骨颈BMD变化

2.4 高、低骨转换组不同方案治疗前、3个月、6个月后疼痛评估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和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防治策略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BMD)降低及骨组织显微结构的恶化,随之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风险比例增高。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主要分为抗骨吸收药物与促骨形成药物。对于处于不同骨转换状态的患者,在抗骨吸收药物与促骨形成药物之间,究竟哪种药会获益更多,目前尚未见到临床研究报道。
  目的:
  本研究旨在:积极对比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在不同骨转换状态的患者中的疗效,探究骨转换标志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指导作用。
  方法:
  1.病历资料
  本次收集的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其中56例符合以下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男6例,女50例。年龄分布60-78岁之间,平均68.7±6.1岁。
  2.分组及治疗
  分组标准:根据骨吸收指标β-crossLaps及骨形成指标PINP测量值进行分组。①低骨转换组:β-crossLaps与PINP均降低(n=30例):②高骨转换组:以β-crossLaps增高为主伴PINP正常或降低(n=26例)。
  治疗方法:低、高骨转换组,每组随机均分为2种治疗方案,分别给予特立帕肽(PTH1-34)20μg/d及唑来膦酸注射液5rg/year。所有入组者均口服骨化三醇胶囊0.5μg/d,钙尔奇D片600mg/d。
  3观察评价指标
  3.1骨转换标志物
  全部入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清早空腹收集血样,检测骨形成指标PINP与骨吸收指标β-crossLaps。
  3.2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测量
  采用Hologic QDR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根据统一的国际标准BMD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峰值骨量均值的2.5个标准差,即T-Score(T值≤2.5SD),测量每个入组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腰椎(L1-4)与股骨颈骨密度(BMD)。
  3.3骨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所有入组者分别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排除外界干扰,患者自身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评估疼痛程度:0分无痛;1-4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3.4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5.0数据处理软件及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组.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所有参与者的基础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多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高、低骨转换组中,特立帕肽治疗后P1NP与β-crossLaps均较治疗前浓度升高,唑来膦酸治疗后P1NP与β-crossLaps均较治疗前浓度降低。低骨转换组应用特立帕肽后P1NP与β-crossLaps检测值较唑来膦酸升高明显(P<0.05)。高骨转换组应用唑来膦酸后P1NP与β-crossLaps检测值较特立帕肽显著降低(P<0.05)。
  2.治疗6个月后,低骨转换组特立帕肽治疗后腰椎BMD升高较唑来膦酸显著(P<0.05);高骨转换组唑来膦酸治疗后股骨颈BMD升高较特立帕肽显著(P<0.05)。
  3.治疗6个月后,低骨转换组特立帕肽治疗后骨痛缓解优于唑来膦酸(P<0.05),高转换组中两种药物均能缓解骨痛,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骨转换标志物可以作为药物选择的依据。
  2.低骨转换状态下以促成骨药物为主;高骨转换状态下以抑制骨吸收药物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