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山东妇女团体考察(1919-1945)
【6h】

近代山东妇女团体考察(1919-1945)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与论文框架

一、抗战前的山东妇女团体

(一)山东妇女团体初兴

(二)五四运动后山东妇女团体发展

(三)第一次国共对峙时期的妇女团体

(四)宗教与慈善团体

(五)评价

二、抗战时期的山东妇女团体

(一)抗战全面爆发与山东局势

(二)国统区的妇女团体

(三)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团体

(四)评价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解放

(一)民族与国家危机为女权运动提供机遇与空间

(二)女权运动的主体能动性

(三)政治与女权运动的内在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19-1945年山东的妇女团体发展以全面抗战的爆发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它们的兴起缘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图存之探索,西方思潮的引进、女子教育的发展以及辛亥革命的风暴孕育了山东妇女团体,五四及之后的数次爱国运动进一步推动山东妇女团体在政治舞台上活跃,国共两党将妇女运动作为民众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组建了妇女学术协进会、国民会议促成会、青岛女子进德会等团体,这一过程妇女团体力量的增强,但也从自发性的组织逐步为两党力量所领导。在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全国领导权后,妇女团体经历整顿,大都以改善妇女生活、提高妇女教育水平、服务社会为目的。慈善性团体因其发展比较活跃。这一阶段的妇女团体受社会环境变迁影响极大,大多存续时间不长,规模弱小,力量薄弱,但是在对女性尤其是知识妇女的启蒙和改良妇女生活、提升妇女知识水平等方面仍发挥了一定作用。抗战全面爆发开启了山东妇女团体的第二阶段。国统区的妇女团体发展并不理想,而共产党则在根据地内自下而上逐步建立起体系完整的妇救会组织系统,这一组织在抗战时期动员和组织了百万妇女,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同时也为推进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看到的是,民族国家的主题贯穿于山东妇女团体发展的始终,这为女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加速了妇女解放的步伐,但同时也应注意,这种以民族/国家整体利益为导向的中国女权运动面临着未能从深层次改变由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所生成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