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部脊髓损伤对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6h】

颈部脊髓损伤对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创新性和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电生理检查在脊髓损伤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破坏性的疾病,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甚至瘫痪。尽管SCI给患者带来较沉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但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较少。为了促进SCI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既往的研究一直致力于如何重新建立损伤部位轴突的重建。但SCI后断端之间的轴突重新建立联系是十分困难的,其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周围神经。有研究发现即使损伤部位脊髓能再生,再生的神经轴突却难以与损伤远端运动神经元建立有效的传导通路。说明离损伤部位较远的下运动神经元的发生了病变,这种病变可能与传导通路难以建立有关。临床上发现部分SCI患者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软瘫”特点,如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肌电图发现SCI病人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表现出的神经源性的病变,神经传导表现为运动神经轴索损害,而感觉神经传导正常。
  肌电图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指将电极片置于相应的肌肉上,然后刺激电极给予足够的刺激强度,采集被兴奋肌肉的电信号。肌电图检测对神经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评估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SCI的评定能起到补充作用。目前研究均集中在脊髓损伤部位局部功能的变化及如何让再生的轴突跨过损伤断端,而忽视了损伤远端周围神经的变化。因此,通过神经传导检查了解颈部SCI双下肢周围神经的是否存在这种继发性损害,不仅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也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目的
  观察颈部脊髓损伤(SCI)后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变化,并比较完全性颈部SCI和不完全性颈部SCI之间的差异,以了解SCI后下肢周围神经功能状况的情况,为康复计划的制度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完全性颈部SCI患者、不完全性颈部SCI患者以及健康成年人各20例。检查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①运动神经:检测受试者双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②感觉神经:检测受试者双下肢隐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
  结果
  ①运动神经: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末端运动神经潜伏期(DML)均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DML的异常率低于10%,且两组之间的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传导速度(MCV)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MCV的异常率低于10%,两组之间的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降低,且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CAMP异常率都高于20%,且完全性损伤组CAMP异常率高于不完全性损伤组(P<0.05)。②感觉神经:三组间的潜伏期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潜伏期的异常率均为0。完全性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的传导速度(SNC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SNCV的异常率均为0。完全性损伤组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与正常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完全性损伤组的腓肠神经的SNAP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完全性损伤组的隐神经的SNAP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SNAP的异常率均为0。
  结论
  颈部SCI患者双下肢运动神经存在继发性轴索损害,且完全性损伤的轴索损害比不完全性损伤的更重。颈部SCI患者双下肢感觉神经无明显异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