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预警研究——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
【6h】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预警研究——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

1.2.2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

1.2.3 评价体系及预警系统构建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2.1 引言

2.2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模型

2.3 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2.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3.2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其检验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政府不当干预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理论诠释

3.2.2 政府补贴与产能过剩

3.2.3 土地价格扭曲与产能过剩

3.2.4 金融支持水平与产能过剩

3.3 模型构建

3.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3.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4.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3.5 小结

4.1 引言

4.2 产能利用评价体系与预警模型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的测度模型

4.2.3 预警模型的建立

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的测度结果

4.3.3 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测检验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我国先后推出了一揽子刺激计划和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却出现了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和发展停滞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探究其出现产能过剩的机制原因,建立监测预防体系,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其次,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从政府行为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最后,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描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t回归构建产能过剩预警模型。
  光伏产业是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本文均以光伏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本文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干预,政府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伏产业中政府干预程度越深的环节,产能过剩程度越严重。在对二元Logit预警模型的验证中,量化测算了光伏产业上游环节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
  从本文的研究分析结论来看,化解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应转变传统扶持政策,根据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企业新工艺、新装备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制造能力,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动力机制,避免陷入新兴产业链上的低端锁定。同时,政府应根据产业特点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平台及产能监测预警机制,及时了解产业运行状况和产能利用情况,从而正确引导企业做出生产投资决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