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及应用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为例
【6h】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及应用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2.1 产业关联

2.1.1 产业关联的内涵

2.1.2 产业关联的分析工具

2.1.3 产业关联应用研究

2.2 图与网络

2.2.1 图的基本概念

2.2.2 图与网络的优化问题及其算法

2.2.3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2.2.4 复杂网络应用研究

2.3 产业网络

2.3.1 产业网络建模研究

2.3.2 产业网络应用研究

2.4 研究评述与启示

第3章 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构建

3.1.1 区域间产业网络概念

3.1.2 研究对象与设定前提

3.1.3 区域问产业网络核心思想

3.1.4 区域间产业网络的特征

3.2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研究

3.2.1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思想

3.2.2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原理

3.2.3 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步骤

3.3 实例分析

3.3.1 实例背景

3.3.2 模型构建

3.3.3 结果分析

第4章 区域间产业网络指标体系

4.1 指标设计原则

4.2 区域间产业网络基础关联结构指标

4.2.1 产业基础关联结构指标

4.2.2 区域基础关联结构效应

4.3 区域间产业网络循环结构指标

4.3.1 产业循环结构指标

4.3.2 区域循环结构效应

4.4 区域间产业网络核结构指标

4.4.1 产业核结构指标

4.4.2 区域核结构效应

4.5 区域间产业网络产业波及指标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间产业网络研究

5.1 背景介绍及数据处理

5.1.1 背景介绍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构建

5.2.1 西北五省(区)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

5.2.2 西南四省(市、区)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

5.3 西北五省(区)区域间产业网络实证研究

5.3.1 基础关联结构研究

5.3.2 循环结构研究

5.3.3 核结构研究

5.3.4 波及结构研究

5.4 西南四省(市、区)区域间产业网络实证研究

5.4.1 基础关联结构研究

5.4.2 循环结构研究

5.4.3 核结构研究

5.4.4 波及结构研究

第6章 中国-东盟区域间产业网络实证研究

6.1 背景介绍与数据处理

6.1.1 背景介绍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中国-东盟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构建

6.3 基础关联结构研究

6.4 循环结构研究

6.5 核结构研究

6.6 波及结构研究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产业关联是经济的客观存在,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关系结构和空间结构,是确定区域非均衡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首先以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综合运用图/网络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区域间产业关联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其次,设计描述区域间产业关联特征的结构性指标体系,研究关联产业、关联产业链和重点地区等;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和指标体系等,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区域间产业网络,识别关键产业、关键产业链和战略支点城市等,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构建研究
  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的构建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探讨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内涵、分析区域间产业网络建模机理等;2)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网络模型的基本构成是顶点集和边集两部分,因此构建时需要研究两个基本内容:①区域间产业关联涉及到多个地区的多个产业,如何将其表示为网络图的顶点并赋予准确的经济含义;②顶点间连边规则研究。这是构建网络模型的关键所在,从区域间的网络特征看,不同产业的关联强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应由各区域内资源的禀赋、互补的需求等要素决定的。本研究将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内涵,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建立能反映区域间产业关联不同特征的多种连边规则。
  (2)区域间产业关联结构性指标体系设计及算法研究
  一个经济含义清晰、结构简捷且可操作的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的构建,不仅需要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合理的描述工具选择,更重要的在于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它是将模型的应用与模型机理融为一体的桥梁。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一方面具有清晰的经济含义,另一方面它又将模型的各部分、各功能有机地关联起来。本部分将主要致力于研究描述区域间产业关联特征的结构性指标体系及算法,包括:1)基础关联结构指标体系设计及算法研究,如基础关联树等指标;2)循环关联结构指标体系设计及算法研究,如圈与圈结构等结构性指标;3)核结构指标体系设计及算法研究;区域间产业关联网络的度序列与度分布等个体性指标;4)波及效应指标体系设计及算法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设计的结构指标研究产业结构,如识别关键产业、明确辐射力强带动范围广的产业等。
  (3)“一带一路”实证研究
  以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亚洲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等为基础,利用上述网络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区域间产业关联特征及其效应,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间的产业关联结构和区域相互作用,从结构视角定量研究产业关联结构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总起来讲,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非均衡战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也深化了图/网络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
  (1)在深入研究区域间产业关联内涵的基础上,界定区域间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了区域间产业关联网络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区域间产业网络模型。
  (2)针对区域间产业关联的特点,以图/网络及复杂网络为工具,探索设计了区域间产业关联几类特殊结构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反映区域间产业基础关联的指标体系及算法;反映区域间产业循环关联的指标体系及算法;反映产业核结构的指标体系及算法;反映产业波及效应的指标体系及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指标识别关键产业链和关键产业子网络等,为研究区域非均衡战略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3)本文借助图与网络方法,基于相关投入产出数据、贸易数据、统计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等,构建“一带一路”区域间产业网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产业关联结构特征和地区间相互作用,识别优化跨区域产业链,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群)的战略性地位等,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