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

2.手术疗效

讨论

1.乙状窦解剖及意义

2.乙状窦憩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3.乙状窦憩室的临床表现

4.乙状窦憩室的影像学检查

5.乙状窦憩室的手术治疗

6.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7.搏动性耳鸣主要病因的诊疗流程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乙状窦憩室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生理学机制,并分析经乳突乙状窦憩室封闭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6月经由山东省立医院西院耳外科诊治的24例单侧乙状窦憩室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专科查体、相关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颞骨高分辨率CT及颅脑CTA/CTV)明确诊断及排除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颅内占位病变及动脉源性疾病等,并根据就诊时的耳鸣程度进行术前耳鸣分级。排除手术禁忌证后,24例均采用局部麻醉下经乳突乙状窦憩室封闭术治疗,术后7日即患者出院前完成术后耳鸣分级及影像学复查。术后随访3~6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耳鸣复发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统计分析术前术后耳鸣分级的差异,分析术后耳鸣的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总结临床经验,评价乙状窦憩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24例临床资料中,就诊年龄为28~63岁,中位年龄44.5岁;其中女性22名,男性2名。随访时间范围为3~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所有患者的耳鸣侧(憩室形成侧)均与静脉窦优势侧相同,其中右侧22例,左侧2例,右侧与左侧的发生比例为11∶1。所有患者术前耳鸣分级均在2级以上(包括2级),其中2级2例(8.33%),3级7例(29.17%),4级9例(37.50%),5级5例(20.83%),6级1例(4.17%)。术后耳鸣无变化2例,耳鸣分级下降6级1例,下降5级3例,下降4级5例,下降3级10例,下降2级2例,下降1级1例。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将术前术后耳鸣分级进行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封闭乙状窦憩室后,23例患者诉耳鸣即刻消失或不同程度减轻。其中1例术后当日耳鸣即恢复到术前程度;10例搏动性耳鸣始终未再出现;7例仅在安静时偶感轻微搏动,且常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对生活及工作无任何影响,手术疗效确切;5例出现搏动性耳鸣复发的情况,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2周、半个月、2个月、半年及术后3年时。另有1名患者术中、术后耳鸣的程度及性质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随访64个月始终无改善。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本研究的随访时间范围内均未发生鼓室积血、脑脊液漏、颅内压增高、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仅1人出现了持续性耳周麻木及头晕,不影响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
  结论:1.乙状窦憩室是导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病因之一。
  2.乙状窦憩室多发于优势静脉窦侧。
  3.经乳突乙状窦憩室封闭术治疗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