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成员PHF8和KDM7A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6h】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成员PHF8和KDM7A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与MEK/ER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介导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1 表格

附录2 图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A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1 表格

附录2图片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急性白血病根据受累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病情凶险,预后不佳,因此深入解析其发生机制和诊疗靶点意义重大。基于组蛋白去+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PHF8和KDM7A是携带Jmj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成员,然而,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
  (一)解析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介导成人ALL发生发展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二)解析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A介导成人AML的功能及其作为AML诊断和预后候选标志分子的潜在价值。
  方法与结果:
  (一)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通过与MEK/ER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促进成人ALL的发生。
  1.PHF8在ALL中表达升高,并且与ALL的进展呈正相关:通过对GEO数据库中710例ALL骨髓样本和73例正常骨髓样本进行分析以及对17例ALL初诊骨髓样本和27例正常或缺铁性贫血骨髓样本进行检测,均发现PHF8在ALL患者中存在显著上调,说明PHF8可能参与ALL疾病的发生。对比初诊、完全缓解、复发的成人ALL患者以及对照组骨髓样本,证实PHF8的表达与ALL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对ALL初诊、完全缓解、复发不同时期患者PHF8蛋白水平的检测、对同一患者ALL不同疾病阶段PHF8表达水平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
  2.稳定干扰ALL细胞中的PHF8,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碍体内细胞生长:EdU和凋亡实验证明,慢病毒感染介导的PHF8稳定低表达抑制ALL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小鼠皮下成瘤模型证实PHF8稳定干扰细胞成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3.PHF8在体外和体内水平上调MEK1表达:MEK/ERK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经典调控通路。稳定干扰PHF8的ALL细胞中存在MEK1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伴随MEK/ERK信号通路活性的降低。ChIP实验证实PHF8可以结合在MEK1的启动子区域,从而介导MEK1的表达上调。PHF8和MEK1表达的正性相关性在191例ALL标本中同样得到了验证。此外,ALL细胞PHF8稳定干扰的小鼠皮下成瘤样本中,干扰组MEK1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在体内水平验证了PHF8对MEK1表达的正性调控。
  4.PD184352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性下调PHF8的表达:PD184352是MEK/ERK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加入PD184352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活性后,PHF8表达明显下调,证实PHF8与MEK/ERK信号通路存在正反馈调控。
  5.干扰PHF8可增强PD184352对于ALL细胞的杀伤作用:EdU及凋亡实验证明PD184352可以抑制ALL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基于PHF8与MEK/ERK信号通路的相互调控,PHF8干扰情况下PD184352对ALL细胞系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促进明显提高,说明PHF8干扰和MEK/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对于ALL细胞的杀伤具有明显协同作用。
  (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A的低表达与AML患者的多种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相关,有可能作为AML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候选靶标分子。
  1.AML患者存在表观遗传学谱异常:为探究表观遗传学分子在AML发生中的作用,对GEO数据库中501例AML患者和73例正常骨髓样本的429个表观遗传学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差异分析,发现AML患者存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的广泛异常。以“差异倍数大于1.2倍、校正后P<0.05”为界,共有111个表观遗传学基因在AML患者与对照样本中差异表达,其中71个基因表达上调,40个表达下调。显著上调基因有SMARCC1、KAT2A、ELMSAN1、DNMT3B、SMYD3等,显著下调的基因为KDM7A、KAT2B、CBX7、MYBL2、TADA2B等,其中KDM7A下调幅度最为明显,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KDM7A的低表达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和进展:选择KDM7A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对比3组相互独立的AML与对照组的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系列的KDM7A表达,发现KDM7A在AML患者中显著下调。同时对收集的正常骨髓样本、以及AML初诊、完全缓解和复发患者的骨髓样本检测,发现KDM7A的表达与AML发生和进展呈负相关。分别对比19例和11例患者AML初诊及复发期样本,结果显示KDM7A的低表达在AML复发期更为显著,可能参与AML的疾病进展。
  3.KDM7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AML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相关:通过对数据库中KDM7A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不同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DM7A的低表达与AML FAB分型、外周血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相关,同时与许多已知的AML预测分子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如ERG、WT1、FLT3等。
  4.KDM7A低表达可能作为AML的不良预后的潜在候选靶标分子:通过对GEO等数据库进行分析,证明KDM7A低表达的AML患者具有更短的生存期和更差的预后,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ML患者和使用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治疗的难治复发AML患者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结论:
  (一)证实PHF8在ALL中表达升高,与ALL的发生和进展相关。PHF8的干扰在体外水平抑制ALL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在小鼠体内阻碍ALL细胞生长。PHF8通过与MEK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转录激活其表达,从而激活MEK/ERK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PD184352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活性后PHF8表达明显下调,阐明了PHF8与MEK/ERK信号通路间存在正反馈调控机制,而PHF8的干扰也可以增强PD184352对于ALL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本研究阐明了PHF8在ALL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为ALL的靶向干预提供潜在候选靶标分子以及联合治疗策略的初步线索。
  (二)本研究证实AML患者存在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广泛异常,其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A下调最为明显。KDM7A的低表达与多种AML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相关,并提示AML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本研究提示KDM7A可作为AML诊断、治疗、疾病进展监测及预后评估的表观遗传学潜在候选靶标分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