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边平台的技术进步、进入壁垒与监管
【6h】

双边平台的技术进步、进入壁垒与监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双边市场的基本理论

2.1.1 交叉网络外部性

2.1.2 平台竞争

2.2 双边市场中的进入壁垒

2.3 技术进步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2.4 第三方支付的界定与监管

2.5 本文主要工作

第3章 技术进步角度下的进入壁垒分析

3.1 相关概念

3.1.1 技术进步

3.1.2 进入壁垒

3.2 理论分析

3.2.1 模型的相关设定

3.2.2 模型推导与分析

3.3 影响机制分析

第4章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检验

4.1 变量选取与描述

4.2 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度

4.3 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结果分析

4.4.1 整体影响效应的结果分析

4.4.2 具体影响机制的结果分析

4.5 动态效应分析

4.5.1 脉冲响应分析

4.5.2 预测方差分解

第5章 基于“二清”问题的支付监管分析

5.1 “二清”问题的理论分析

5.1.1 模型的相关设定

5.1.2 模型推导与分析

5.2 第三方支付监管现状与发展

5.2.1 无证支付经营与“二清"

5.2.2 国内外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监管现状

5.2.3 我国第三方支付准入监管问题分析

6.1 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双边平台是网络经济下的产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中介型平台在服务实现过程中颠覆了传统的方式和流程,促进两边用户之间更加高效、安全、快捷地实现沟通和交易。但是,现实中的双边平台却呈现出进入、退出壁垒都比较高的情形,其中不乏监管机构对于市场上新平台的进入进行规制的影响,在市场呈现出高度寡头垄断的特点之下,判定市场是否有效则需将平台的规模经济性考虑其中。以支付市场来说,各种新的支付技术的推出和线下场景的不断多元化,使创新型的支付方式逐渐占据市场,其中代表性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双寡头垄断的格局。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讨论双边平台的技术进步对进入壁垒的影响,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对进入壁垒影响的三类机制,并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为例进行具体的时间序列验证,进一步分析“二清”问题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原因,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讨论新平台的进入壁垒时,需要注重从其本质和特点出发,由于双边平台两边存在交叉网络外部性和非对称的价格结构,故其进入壁垒的构成不止局限于规模壁垒、技术壁垒、成本优势壁垒和行政性保护壁垒。基于此,本文对平台的进入壁垒进行了相关的定义,即在位平台相比于潜在进入平台或新进入平台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优势。而对双边平台技术进步的测度,由于不同于传统的厂商,不存在明显的投入与产出,故本文从技术进步影响进入壁垒的三类机制出发,提出相应的四个假设与构造技术进步指数的方法。进一步,从技术进步整体和指数分解两个角度对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假设在一定条件下均成立,即在技术进步提高平台匹配效率的前提下,新平台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降低在位平台的网络规模优势、提高在位平台的可替代程度和提高在位平台的用户转移程度,进而降低新平台所面临的进入壁垒。同时,也得出在双边市场中,进入壁垒自身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前期的进入壁垒与当期新平台的进入壁垒正相关,技术进步对进入壁垒的影响显著为负,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前期的市场技术进步对当期进入壁垒的影响显著为负。
  此外,本文进一步从“二清”问题出发,即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个人或某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通过构建平台间非合作策略和合作策略两种情形的竞争模型,计算得出潜在进入支付平台选择与在位持证平台进行合作所需满足的条件,同时对国内外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准入监管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证支付经营出现的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具备条件的潜在进入支付平台由于无法突破行政性准入壁垒而不能成功进入市场并从事支付业务,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