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学和工学研究论文中的声音比较研究
【6h】

语言学和工学研究论文中的声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voice

2.1.1 Definitions of voice

2.1.2 Classifications of voice

2.2 Previous studies on voice in academic discourse

2.2.1 Charaeteristies of academic discourse

2.2.2 Voices in academic discourse

2.2.3 Various perspectives on voice studi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ppraisal theory

3.1.1 Engagement system

3.1.2 Resources in engagement system

3.2 Metadiscourse

3.2.1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metadiscourse

3.2.2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discourse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instrument

4.3 Corpus and data collection

4.3.1 Criteria for data selection

4.3.2 Data collection

4.3.3 Corpus annotation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Voice in academic discours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5.1.1 Voice in Engineering

5.1.2 Voice in Linguistics

5.2 Similarities of voices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5.3 Differences of voices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5.4 Discussion of similarities and difierences

5.5 Multi-voice interaction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6.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学术论文写作是实现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学术话语的创新有助于把握国际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术论文的创作有利于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广。通常情况下,作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引用别人观点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声音。 因此,为了探讨在学术论文中存在哪些声音,以及这些不同的声音又是如何在各学科学术论文中实现互动的。本文以学术话语中的“研究者声音”(Investigator Voice)和“评论者声音”(Critic Voice)两种声音为例,以Martin&White(2008)提出的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和Hyland&Tse(2004)的元话语分类方法为基础,对学术论文的前言部分中作者所表达的声音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作者在不同学科学术话语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通过介入系统实现的?这些声音在不同学科之间有何异同点?此外,本文试图研究不同学科学术论文中多声互动的构建。 本研究的语料库中的200篇学术论文中,包括由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的100篇工学论文和100篇语言学论文,从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针对两个学科各选择10个期刊,每刊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5年发表的10篇论文。本研究采用Swales(1990)的方法对语料库中的引用方式进行分类后,又参考Hyland&Tse(2004)的元话语分类方法利用UAM软件对语料库中的不同引文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进行了对“研究者声音”和“评论者声音”两种声音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工学论文和语言学论文中,作者均表达了“研究者声音”和“评论者声音”这两种声音,而语言学论文的作者则以表达“评论者声音”为主。 为了揭示这些声音是怎样体现在介入系统中的,本文作者标注了引文中的介入资源,并显示了其在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工学中作者表达的“评论者声音”是通过以下资源:扩展,归属,承认,单词"report"、"believe"和"argue"实现的,而“研究者声音”是通过收缩,公告,认可,单词"show"、"prove"和"demonstrate"实现的。语言学中的“评论者声音”的介入资源实现方式为:收缩,公告,认可,单词"prove"、"show"和"report",而“研究者声音”是通过介入资源:收缩,公告,赞同,让步,单词"but"和"however"实现。 声音在介入资源中显示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异同点。“研究者声音”在不同学科间显示出了更高的相似性,而“评论者声音”则表现出了更明显的学科差异性。随后,本文作者试着解释了这种在不同学科间的声音所表现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并探讨了如何实现多声互动的构建。最后,笔者提出了本研究的两个不足之处,语料不够充分且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为学术论文中声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启示。

著录项

  • 作者

    曹玉华;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世铸;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语言学; 研究论文; 声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