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
【6h】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生命教育概念的厘定

(一)生命及其特性

1.生命

2.生命的特性

(二)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东西方传统哲学中关注生命的历史

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命关怀

2.西方哲学中的生命关怀

(二)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生命教育在国外的提出与发展

2.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三、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的缺失与成因分析

(一)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智轻德:完整生命的分离

2.病理性语言:心灵的隐形杀手

3.体罚或变相体罚:对生命的直接伤害

4.缺乏沟通:荒漠化的生命情感

5.生命教育知识的缺乏

(二)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1.人文精神的失落

2.绝对主义的知识观

3.教育使命的工具化

4.生命意识的缺失

5.消极文化传统的羁绊

四、生命教育体系下的教师素质提升

(一)具有自我提升能力,体悟人生

1.学会爱

2.学会关心与负责

3.学会宽容

4.直面挫折,锤炼生命品质

5.正确认识死亡

(二)具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学会对话,倾听彼此生命叙事

2.加强沟通,促进师生情感交融

3.增进理解,搭建平等交流平台

4.赏识为先,激发生命潜能

5.寓教于理,引导生命和谐

(三)具有更新教育观念的能力,树立生命意识

(四)具有赋予教育生活以生命活力的能力,诗意地教学

(五)具有反思的能力,成为生命教育的研究者

五、生命教育体系下教师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

1.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指导生命教育实施的机构

2.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

3.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4.构建学习型学校

5.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师的培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是一个没有完成而且不可能完成的东西,它永远向将来敞开大门。” 庄子和雅斯贝尔斯的喟叹道出了哲人对人生的深刻把握。人的生命具有整体性、有限性、意义性的特征,它规定了人的发展。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受到极度推崇,使得理性取代神学成为新的迷信,理性当仁不让地变成了人的本质,从而遮蔽了人的精神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人由此变成了“单向度的存在物”,人的发展也被简化为仅仅是理性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人的异化”。教育受这一宏观背景的影响,学校生活中忽视生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青少年出现了自杀、欺侮、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缺乏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为应对这一问题,学者们考虑怎样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摆脱异化,恢复人的个性和尊严,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生命教育缘此而起。目前,生命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的一些省份也开始了生命教育的试点。 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生命教育实施者的教师素质的建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素质问题是一个关乎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建构教师生命教育素质。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对生命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提出了生命的三个特性,并通过对生命教育概念研究的综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第二部分,通过对东西方传统哲学中关注生命相关理念的探讨,梳理了人类发展史中生命意识的流变,并探讨了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继而梳理了生命教育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简况。 第三部分,通过对学校教育中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缺失的种种表现的论述,认为这些现象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对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针对教师生命教育中的素质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合格生命教育教师素质的建议。 第五部分,在借鉴其他地区生命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对教师生命教育素质的实践建构进行了探索。

著录项

  • 作者

    盛春霞;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广文;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师职责与修养;
  •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师; 素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