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
【6h】

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清代山东进士的地域分布

(一)进士由来和清代科举概况

(二)清代山东进士的地域分布

二、清代山东进士分布不均衡的背景

(一)清代山东进士分布的区域经济背景

1、清代以前山东经济总体情况

2、清代山东经济发展情况

(二)清代山东进士分布的文化教育背景

1、清代山东的府州县学

2、清代山东的社学和义学

3、清代山东的书院

(三)清代山东进士分布的民风背景

1、鲁中东地区(青、登、莱三府)

2、鲁西运河沿岸地区

3、济南府

4、武定府

三、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元,明清两代最为兴盛。中国科举制度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彻底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1300余年。自隋唐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乃至社会风俗的兴衰变化,都与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科举制度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我国关于清代科举的研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成果显著。但是学界对清代进士的研究局限性颇大,着力点多在江浙地区,对于其它地区涉及较少,本文即力求对清代山东进士的地域分布进行初步探讨。 清代是我国封建教育的兴盛和发达时期,也是科举人才辈出的时期,有清一代共录取进士26847人,山东地区共有进士2259人。总体来说,清代进士地域分布是南方超过北方,沿海多于内地和边远省份。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也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进士较多的州县主要集中于鲁西大运河沿岸地区和鲁中东地区。 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并非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全面分析当时山东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不难看出,这种地域分布不均衡性与清代山东省内各地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学校建设及社会风气相对应,与清代山东出现的商品化、城市化区域进程相一致,表现出较强的经济、交通、文化相关性。 中国古代进士地域分布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基本吻合,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也有强烈的区域经济背景。清代山东进士较多的州县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即鲁西大运河沿岸地区及鲁中东地区。这两大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山东省内其它地区为高,为广设学校、延师招徒,为本地科举事业的发达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一个地区内人才集团的出现是以教育为前提的,而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讲经济发达,教育投入也相应增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几率增大,成才的机会也多。经济发展程度、教育、人才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此外,虽然一个地区人才的大量出现与当地的经济直接相关,但地方传统和社会习俗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一个地区一旦形成某种观念与传统是不易改变的,它将以特有的惯性推动着人们不断运转。通过地方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清代山东多出进士的地区都具有良好的民风,要想多出人才,还须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浓厚尚文的社会风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