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及对策探析
【6h】

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及对策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提出

1、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2、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二、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分析

1、当前的政策现状

2、当前的制度现状

(1)现阶段的户籍制度

(2)现阶段的土地制度

(3)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4)现阶段的就业制度

3、农民工自身现状

(1)经济生活方面

(2)社会交往方面

(3)职业技术方面

(4)文化教育方面

(5)个人心理方面

三、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难点及成因分析

1、经济因素:城市过高的生存成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

(1)过高的入户条件

(2)过高的居住付出

(3)过高的就业风险

2、政策因素:政策的滞后对农民工市民化实践的约束

3、制度因素:制度缺失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束缚

4、认知因素:社会认知偏差对农民工发展的机会成本的影响

5、环境因素: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6、自身因素:农民工自身素质及生存方式对其在城市生存发展的制约

四、促进农民工向市民有序转变的对策措施

1、宏观制度安排层面

(1)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2)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优化制度环境

(3)建立健全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城市接纳及政策执行层面

(1)转变观念,理性接纳,把农民工市民化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2)重点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

(3)着力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方法

3、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层面

(1)加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及现代文明礼仪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和文明素质

(3)加强自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民工市民化的成败又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国家和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来促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但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 笔者通过对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当前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辩证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当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还很多,既有外在的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认知因素;又有内在的因素:农民工自身因素。从经济方面来看,城市过高的入户条件、过高的居住付出、过高的就业条件等过高的生存成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形成了很大的限制;从政策方面来看,一是政策的变革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二是政策的执行缺乏力度,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这些都约束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从制度方面来看,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公平的教育制度,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以及覆盖农民工的廉租房制度等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向市民有序转换的制度仍未建立和完善,这也必然大大束缚了农民工的手脚,阻碍了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城市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层次,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质量来看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都是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这种滞后性也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来看:文化上,由于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使得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普遍较低,无法在城市里长久地安身立业;技术上,技术层次较低总是处于就业市场的最底层,工资无保障;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农民工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在生存和发展能力上表现为单一性、薄弱性、缓慢性等特点,这与现实社会的要求不符,缺乏竞争力,生存相对困难。心理上,受自身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农民工在心理上表现为自卑性、脆弱性、封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利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尽管适应性的改革正在进行,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来说,仍然是不够的。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两对主要矛盾。一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需求的增加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民工市民化愿望的增加与农民工自身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 为了能够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两大矛盾,促进农民工向市民有序转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应该从和谐社会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表现在:宏观制度安排层面:制定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决定性的政策,科学合理地引导农民工向市民有序地转化;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城市接纳层面:城市社会对农民工应该理性接纳,把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纳入城市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树立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积极推进农民工实现其向市民的有序转变;农民工自身素质层面:农民工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城市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加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现代文明礼仪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和文明素质;加强自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素质。通过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尽快实现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中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