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
【6h】

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的新意(难点)、思路

(四)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多观点简梳

(一)谨慎独处论

1.郑玄、孔颖达之“慎独”

2.朱熹之慎独

(二)“慎独”之心学诠释

1.王阳明之“慎独”即“致良知”

2.刘宗周之“慎独”即致中和

(三)“慎独”之当代诠释

(四)“慎独”之多元解读

二、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考察

(一)“慎独”之词源学考察

1.“慎”之词源学解释

2.“独”之词源学解释

(二)“慎独”之发生学考察

1.《大学》之慎独

2.《中庸》之慎独

(三)《五行》之“慎独”与《大学》、《中庸》的同异

(四)慎独之内容

1.“慎独”之前提——“诚”

2.“慎独”之切入点——“隐”、“微”

3.“慎独”之关键——“慎心”

三、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于社会风气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启迪

1.中学生之道德问题

2.大学生之道德问题

3.对大中学生的“慎独”教育

(三)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于网络道德建设的启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慎独”一词最先出现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两书中,它不但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术语,也是中国传统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千百年来人们对“慎独”的理解大多局限于“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70年代马王堆帛书和90年代郭店竹简的发现,为人们对“慎独”本义的新理解提供了确实可凿的史料依据。
  学界对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思想本义的解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思想,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进行一番考察,并在最后提出“慎独”思想之于当代的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研究的新意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多观点简疏。纵观前人和他人对“慎独”的研究主要有谨慎独处论、“慎独”之心学解释、“慎独”之当代诠释、“慎独”之多元解读等四种观点。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考察。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从词源学与发生学两个角度来考察“慎独”之本义。从词源学的角度,分别梳理了“慎”与“独”啊二字的内涵。中国传统儒家“慎独”思想涵盖在这二字之中,又超出这二字之外。从发生学的角度,主要以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中庸》为准则,对“慎独”之本义做了一一考察。另外,又借助简帛《五行》中有关“慎独”的部分做了介绍与分析。然后得出“慎独”也即是让一个人回归本性、反观自照的结论。在这部分的最后阐释了中国传统儒家之“慎独”的内容,也即“诚”是“慎独”的前提、“隐”、“微”是“慎独”的切入点、“慎心”是“慎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