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心中关公人格特征及其信仰的研究
【6h】

中国人心中关公人格特征及其信仰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信仰的概念

2.2 信仰的构成

2.3 信仰的分类

2.4 信仰的基本特征

2.5 信仰的表现形式

2.6 关公信仰的相关研究

3 研究总体设计

3.1 问题的提出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4 研究一:大众印象中关公的人格特征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被试与方法

4.4结果分析

4.5 讨论

5 研究二:关公信仰的心理学探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5.5 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公信仰,由来已久,已成为中国一种非常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信仰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很多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已经做了诸多研究,但总体上来看,文学上的思辨比较多,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而心理学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在了解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后,笔者决定从民间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关公信仰这种现象尝试着做一种解读,以期丰富对关公信仰的研究。
  研究一:对大众印象中关公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了字词联想法和人格形容词评定法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来得出结论。
  结果显示:
  (1)在大众印象中,关公的人格特征有:勇毅、正义、忠信、智慧、豪爽、暴躁与自负等;
  (2)95%的被试认为关公是君子(M=79.41, SD=13.377),79%的被试认为关公是神圣的(M=67.15, SD=19.309);
  (3)大众对关公的认识比较全面,既能看到优点,又能看到缺点;
  (4)大众对关公的印象主要来自影视文学作品(86%)和民间传说(72%)。
  研究二:通过对关公信仰的典型行为者——佩戴或供奉关公像的人进行访谈,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来深入解读关公信仰这种现象。
  结果显示:
  (1)供奉心态主要有对关公人格的崇拜、世俗的功利性追求、传统习俗的影响;
  (2)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心灵抚慰、个人形象的提升和场所的美化、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
  (3)在请神和供神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注意事项;
  (4)供奉者对这种行为的认识较为理性。
  本文通过以上两个研究,从民间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关公信仰,旨在其一,让大众对这种信仰现象有一种更清晰的认识,使其在生活中能更好的适应这种现象,并对自己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二,把民间文化与心理学紧密联系起来,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向,从而对丰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贡献一点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