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6h】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概念厘定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概念

(三)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及要素分析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合理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不科学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

(五)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改变单一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规格

(二)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师范生就业选择空间

(三)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理论传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四)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加入非师范性技能考核

(五)重视成才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成才指导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师范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越来越多的思政专业师范生不再把“中学教师”作为自己的成才方向,他们有些选择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有些选择读研继续深造,还有些会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相关的工作,这就需要思政专业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仍然是以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要目标,过于强调该专业的师范特色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就业形势原本就非常严峻的思政专业师范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迫在眉睫。
  本文在第一部分首先对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做了概念厘定,并且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要素做了具体介绍,除了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内容和结构以及质量评价体系这几个要素之外,在思政专业师范生成才方向多样化的今天本文还将就业指导纳入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并对其同样做了具体阐述,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基础性的,主要为后面的研究奠基。
  本文在第二部分根据调查研究找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中各要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笼统单一,大多数还是以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宽窄不当,对于该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当前的培养模式中没有准确的定位;在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失调,理论课和实践课组合机械,为了拓宽思政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而设置的非师范性课程流于形式;教学内容陈旧、片面,教学方法呆板、老化,“纯理论”教学与“纯行动”教学并存;在质量评价方面,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够科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全面;在就业指导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并不重视对思政专业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也很少采取具体有效的实际行动。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该专业学生的更好成才,本文在第三部分从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方法、质量评价和课程设置以及就业指导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应对方案: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要做到改变单一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规格;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做到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师范生就业选择空间;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理论传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质量评价方面,要加入非师范性技能考核,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最后要重视成才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成才指导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