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问题研究
【6h】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个人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转型期道德冷漠问题的理论解读

(一)道德冷漠的含义、本质和特征

1.道德冷漠的含义

2.道德冷漠的本质和特征

(二)道德冷漠的表现和分类

1.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2.道德冷漠的分类

(三)转型时期道德冷漠的危害

1.道德冷漠会影响道德的调节作用

2.道德冷漠影响道德主体发挥道德自主性

3.道德冷漠影响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4.道德冷漠会影响社会道德文明的发展

二、转型期道德冷漠原因探析

(一)转型期的社会背景

1.转型期社会道德特点

2.当前社会正处于新旧道德交替之际

(二)道德冷漠的社会因素

1.道德教育形式化严重

2.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

3.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4.社会保障制度和道德奖惩机制不完善

(三)道德冷漠的主体因素

1.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

2.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感缺失

3.道德主体良心的缺失

4.“旁观者”心态导致从众心理

三、转型期道德冷漠治理对策

(一)加强道德教育

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道德的实践意义

2.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树立良好家庭风尚

3.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4.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媒介,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舆论环境

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完善制度建设

1.推进道德法律化进程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完善道德奖惩制度

(三)道德主体建设

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增强个人道德意识

3.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道德水平也不断提高,但近几年社会中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和人们道德水平不相符的道德冷漠事件,并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如致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不信任,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等。因此,考察和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问题,厘清其含义和实质、具体表现和危害,分析其原因,探索其解决途径,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价值。
  首先,就道德冷漠理论实质而言,道德冷漠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道德主体漠视自身的道德义务或缺乏应有的良心,对他人甚至是自身采取的一种冷漠、麻木的态度。道德冷漠的形成与社会环境、道德教育以及个人道德意识、道德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其本质是道德主体在具备一定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情况下,漠视乃至放弃自身道德责任,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德主体对自身道德能力的漠视和否认。就其表现形式而言,道德冷漠表现为社会信任感程度低,个人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感的缺失,漠视自身的道德义务等。按其主体不同,道德冷漠可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其危害表现为:影响道德的调节作用,影响道德主体发挥道德自主性,影响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影响社会道德文明的发展等。
  其次,就道德冷漠的成因来看,除了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之外,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由于家长和老师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致使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受市场经济发展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影响,人们过分重视自身利益而漠视他人利益;社会舆论的不良发展,误导大众;社会保障制度和道德奖惩机制不完善,缺少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对善恶没有相应的奖惩等。除此之外,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和良心的缺失,都是促使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
  最后,就道德冷漠问题的治理对策来看,应加强道德教育,从家庭、学校、职业等多方面来进行道德教育,对人的道德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推进;完善制度建设,利用制度的强制性加强对道德冷漠事件的治理,区分善恶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并做到有奖有惩;防治道德冷漠的最主要措施在于道德主体建设,道德主体的道德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是解决道德冷漠的重要对策,通过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加强其道德责任感,培养其道德品质,以达到道德主体的道德的完善,从而从根本上防止道德冷漠现象发生。
  总之,道德冷漠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备,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道德冷漠现象最终会有所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