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心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路径探析
【6h】

关心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路径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二)关心的单向度致使关心错位

(三)缺失关心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解读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涵义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关系主体

(三)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三、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二)注重运用榜样、对话、实践及认可的教育方法

(三)重视发挥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功能

(四)德育内容以“关心”为主题加以组织

(五)培养关心型教师

(六)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

(七)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心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提出。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对关心理论做了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的整理,并将其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形成了关心教育理论。关心教育理论倡导建立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新型的“关心关系”,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首要目标,以“关心”为核心来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关心关系的构建中生成德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是师生关系最核心的要素。师生作为一种关心关系存在,作为关心者的教师与作为被关心者的学生共同致力于关心关系的构建。教师和学生都是师生关系的责任主体,都对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负有责任,教师要关心学生,学生也要关心教师。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情感日益淡漠,人们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在此种环境下,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针砭时弊,她倡导教育以培养具有关心品质的人为目的,这也正是关心型师生关系所着重强调的主题。
  本研究力图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当前师生关系中关心缺失的现实,以关心为主线,对教育中关心型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强调教育的情感和关心关系的双向性,并注重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其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是论述的重点,要遵循教育的连续性基本原则,恰当运用榜样、对话、实践、认可的教育方法,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以“关心”主题组织德育内容,培养关心型教师和具有关心品质的学生,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