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钢琴作品“新音响”研究(1980年以来)
【6h】

中国钢琴作品“新音响”研究(1980年以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新音响”

第一节 何谓“新音响”

第二节 中国钢琴中“新音响”的成因

第三节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新音响”

第二章 中国钢琴作品中“新音响”的创作

第一节爵士性元素中获得的“新音响”

第二节与其他乐器多样化组合获得的“新音响”

第三节民族素材中获得的“新音响”

第四节非乐音方式获得的“新音响”

第五节有趣的音响组合中获得的“新音响”

第六节 新的演奏法获得的“新音响”

一、拨弦演奏

二、无声按键

三、琴键上的刮奏

四、琴弦上的滑奏

五、手掌手臂演奏

六、拍击琴弦

第三章 “新音响”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 中国钢琴作品“新音响”演奏解析

第二节 “新音响”的创作和演奏对听众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钢琴作品“新音响”的艺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音响丰富、形式多样,相比传统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主要注重从旋律性出发,现代作曲家在创作钢琴作品时,则更加注重从音色音响角度出发,不再用我们常见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图,而是采用新的织体音响,对音乐音响重新构建。通过复杂多样的触键方式产生无旋律的神秘和声、清脆尖锐的音色等反叛新颖的音响。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中国钢琴“新音响”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对现代中国钢琴作品中所出现的有别于传统的创作手法和音响特点进行整理,主要就“新音响”的创作技法、演奏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第四部分对中国钢琴作品“新音响”对后世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钢琴作品中演奏技法和创作方式对中国钢琴丰富的音响素材进行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要以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看待这种音响的表现方式,树立正确分析评判中国钢琴音响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中国钢琴新作品,希望可以在大众中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听觉审美标准和声响逻辑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