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理诺邓古村聚落营造与保护研究
【6h】

大理诺邓古村聚落营造与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乡土聚落的研究概况

1.2.2 我国西南地区的乡土聚落研究概况

1.2.3 诺邓古村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调研

1.4.2 文献分析

1.4.3 比较分析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诺邓古村的概况与内在生成机制

2.1 诺邓古村的自然环境分析

2.1.1 诺邓古村的区位

2.1.2 山川地貌

2.1.3 气候环境

2.1.4 生物资源

2.2 诺邓古村的文化与社会环境分析

2.2.1 民族构成

2.2.2 宗教信仰

2.2.3 经济结构

2.2.4 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

2.3 诺邓古村的历史沿革与人文演变

2.3.1 历史沿革

2.3.2 人文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诺邓古村的聚落布局与空间形态分析

3.1 诺邓古村的选址与演变

3.1.1 山水环境对选址的影响

3.1.2 盐井对村落演变的影响

3.2 诺邓古村的总体布局

3.2.1 诺邓古村的聚落形态

3.2.2 诺邓古村的空间格局

3.3 诺邓古村的街巷系统

3.3.1 街巷系统布局分析

3.3.2 街巷系统尺度分析

3.3.3 街巷系统空间层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诺邓古村的建筑形态分析

4.1 诺邓古村的公共建筑研究

4.1.1 诺邓古村公共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4.1.2 诺邓古村典型公共建筑分析

4.2 诺邓古村的民居建筑研究

4.2.1 坝区白族合院民居研究

4.2.2 山地白族合院民居研究

4.2.3 典型山地白族民居院落分析

4.3 建筑材料的运用与结构方式

4.3.1 土作

4.3.2 木作

4.4 建筑的装饰装修

4.4.1 门楼装饰

4.4.2 门窗与隔扇装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诺邓古村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5.1 诺邓古村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5.2 诺邓古村的保护思路

5.2.1 构建诺邓古村的历史信息体系

5.2.2 确定诺邓古村的聚落类型

5.2.3 形成“盐马古道”聚落群保护体系

5.2.4 诺邓古村的聚落保护原则

5.2.5 先规划后保护

5.2.6 古村设施改造要求

5.2.7 发展文化型旅游业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乡土聚落是特定族群在一定地域内组成乡土社会、进行社会活动的空间场所。它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也是乡土文化的舞台和物质环境。乡土聚落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巷,无不饱含着历史的印痕、文化的气息与居民的情感。因此,乡土聚落是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就已经开始对乡土聚落进行系统地研究,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绵延不断,至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相对的高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延伸。虽然国内学术界早已对乡土聚落展开调研与保护的工作,但由于我国的乡土聚落类型众多、分布较广,研究领域仍然有部分空白,尚有许多值得保护的乡土聚落无人问津。其中,西南地区某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落因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较少被外界所知,聚落的研究与维护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对于乡土聚落的研究、保护工作覆盖范围仍需扩大、保护力度仍需加强。本文选取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的诺邓村为乡土聚落研究对象,在对其聚落营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保护思路,以期能填补国内对乡土聚落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诺邓村距今有1300余年的历史。古村因盐业而兴,于鼎盛时期在村内营造了各式各样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在聚落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规定着诺邓古村的聚落结构,使它成为功能完备的整体,满足了诺邓古村中的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另外,诺邓古村建于山坡之上,是典型的山地白族聚落。其聚落布局、空间形态、建筑形态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具有乡土聚落的典型特征,是研究乡土聚落的典型村落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