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可溶性ICAM-1影响的研究
【6h】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可溶性ICAM-1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综述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现代病理生理学的观点认为心衰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大因素:即心室重塑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细胞因子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介导并参与心肌细胞的炎症和坏死过程,在心室重塑及心衰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测定不同程度心衰病人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的水平,分析其与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并观察Ang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治疗前后sICAM-1的变化,探讨sICAM-1与心衰的关系及其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ARB缬沙坦治疗心衰的机制和意义.结论:1.心衰病人血清sICAM-1水平增高,其增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血清sICAM-1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上升.检测心衰病人的血清sICAM-1水平可估测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估测病情.2.sICAM-1为反映机体炎症过程的一个指标,心衰病人sICAM-1增高且与CRP、AngⅡ密切相关,提示心衰的发生发展中不仅存在着RAS系统激活,还存在着炎症过程或免疫激活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缬沙坦可以降低心衰病人的血清sICAM-1水平,提示其可能抑制心衰发生发展中存在的心肌炎性反应和由此引起的心室重塑,有助于阻断心衰进程,改善心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心衰的另一个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