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病人的脑保护作用
【6h】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病人的脑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与分组

1.2麻醉方法

1.3体外循环

1.4标本采集及处理

1.5临床指标观察

1.6统计学处理

附:试验所需仪器设备、药物、试剂

第二章结果

2.1一般情况

2.2血流动力学、温度及用药情况

2.3脑氧代谢变化

2.4血浆TNF-α及IL-6浓度变化

2.5血浆S100β浓度变化

2.6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讨论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rate,CERO<,2>)、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脑损伤标志物S100 β蛋白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引发的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K组诱导后以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继之用微量泵以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经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静脉球部以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后20min(T2)、CPB结束(T3)、术毕(T4)、术后24h(T5)5个时间点同时抽取动脉血及颈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依据动、静脉血氧含量(CaO<,2>、CjvO<,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并测定各时间点颈静脉球部血TNF-a、IL-6以及S100β浓度,并对S100β与炎性细胞因子TNF-a、IL-6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①两组CaO<,2>、CjvO<,2>在T2、T3时均低于T1(P<0.05),但组间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K组CERO<,2>在T2~4时显著低于C组(P<0.05)。 ②两组TNF-α及IL-6浓度在T2~5时明显高于T1(P<0.05);K组T2~5时TNF-α、T2~4时IL6显著低于C组(P<0.05)。 ③与T1比较,两组S100 β浓度在T2~5时明显升高(P<0.05);K组S100β在T2~5各时点显著低于C组(P<0.05)。 ④S100β与TNF-α在T2~5时、S100 β与IL-6在T2~4时有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1.CPB心脏手术期间应用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明显降低脑氧代谢率,抑制CPB诱发的TNF-α、IL-6及S100β蛋白的升高。 2.氯胺酮对CPB下心脏手术的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