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的相关性
【6h】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部分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其可能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的探讨

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慢性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鼻-鼻窦粘膜及无鼻病史的对照组钩突或中鼻甲粘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A、B和C1,计算其阳性率,并计数相应组织切片中嗜酸性粒细胞个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ELISA法检测鼻息肉或鼻-鼻窦粘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SEA、SEB及SEC1,结果显示:56例鼻息肉组织中有32例超抗原阳性,阳性率为57.14%,其中SEA阳性7例,SEB阳性24例,SEC1阳性4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检测出种2毒素,分别是2例SEA和SEB,1例SEC1和SEB;鼻窦炎组有1例超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00%,为SEB阳性:对照组无阳性检测结果。 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各组间超抗原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鼻息肉组分别与鼻窦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窦炎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87.946,P<0.01),两两比较后可知:鼻息肉组与鼻窦炎组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与对照组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超抗原阳性与超抗原阴性两组间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0.983,P<0.05)。 结论:金葡菌超抗原在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