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常见细菌病原的研究
【6h】

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常见细菌病原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对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咽拭子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多重PCR检测,以了解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细菌病原的特点;同时比较了分离培养和多重PCR检测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硬质支气管镜获取6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并对所获得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培养结果结合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在分离培养的同时,确定四种病原菌行基因检测,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肺炎链球菌编码自溶素特异的LytA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16SrRNA基因、肺炎克雷白杆菌的16-23SrRNA基因间隔区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分离培养的同时,采用无菌棉拭子涂擦咽后壁获取咽拭子标本病并进行培养。
   结果:66例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17例(占25.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肺炎克雷白杆菌3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C群链球菌1例,微球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大肠杆菌1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泛菌属1例;咽拭子标本培养阳性7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肺炎克雷白杆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C群链球菌1例;通过该多重PCR方法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同时检测,对14例患儿采用常规分离培养的方法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肺炎克雷白杆菌1株,未检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多重PCR方法检测标本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肺炎链球菌4株,流感嗜血杆菌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
   结论:1.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2.9%(9/1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6.7%,咽拭子培养结果与之并不一致,提示下呼吸道分泌物对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可能更有价值;
   2.多重PCR检测表明: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较高,且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
   3.在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诊断中,多重PCR检测阳性率高于分离培养,尤其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方面,多重PCR法优于分离培养;
   4.多重PCR尤其适用于应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多重PCR方法与分离培养结果相比,具有快速、实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