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诉讼制度的优化——一种法经济学的进路
【6h】

行政诉讼制度的优化——一种法经济学的进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行政诉讼制度优化之路径探讨——方法论转变的必要性

1.1 西方法学方法论演进与并存的启迪

1.2 现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法学方法论的困境——单一、僵化

第2章 经济分析方法论的可行性——行政诉讼法学和经济学的契合点

2.1 宏观视角的分析

2.2 微观角度的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经济分析在行政诉讼制度优化中的具体运用

3.1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突破——以抽象行政行为可审查性之经济分析和行政公益诉讼之经济分析为例

3.1.1 抽象行政行为可审查性之经济分析

3.1.2 行政公益诉讼之经济分析

3.2 关于行政诉讼起诉的优化

3.3 关于行政诉讼和解和调解的优化

3.4 关于法官独立制度的优化

3.5 关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优化

第4章 结语——行政诉讼制度经济分析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行政诉讼制度发展到今天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传统的法学方法论难以承受行政诉讼瓶颈之重。新的方法论能够提供一个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而经济分析方法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视角。这种新视角的前提建立在法的正义价值与效率价值的调和上,建立在经济的效率价值和分配正义的调和上。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行政诉讼法学方法论转变的必要性。一方面,西方法学方法论的演进给予以下启示: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变,也应该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法学方法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有交叉,可互相吸收、借鉴。另一方面,我国行政诉讼法学方法论陷入困境:单一、僵化。因而方法论的转变实为必要。
   第二章主要论述经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着重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着重对行政诉讼法学与经济学的契合点上进行论述。最关键的一点是效率或效益与正义价值的统一上,二者并不总是冲突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政诉讼法学与经济学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三章主要运用经济分析的工具对行政诉讼制度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供一个优化的视角。这种角度的切入需要一些基本的假设和分析工具。经济分析方法的基本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即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性人;基本分析工具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论。基本假设和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分析抽象行政行为和公益诉讼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相对人的起诉、行政诉讼和解和调解、法官独立以及行政诉讼的简易程序等重大问题。
   第四章是结论以及关于行政诉讼制度经济分析给予我们的一些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