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康复前后P300的相关研究
【6h】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康复前后P300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y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nodementia,VCIND)认知康复前后神经心理学量表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ERP-P300)的变化情况,探讨VCIND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特点及P300在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VCIND患者57例和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者30例,将57例VCIN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且治疗组针对患者不同的认知障碍设计训练题目,常规康复和认知训练均每天训练1次,每次60min,每周5次。分别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前后P300检测和认知量表各项评分,并与年龄、教育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①VCIND组与正常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分组时的各项认知量表评分及P300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VCIND组较正常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以潜伏期延长更显著(P<0.01);Barthel指数评分(BI)、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较正常组偏低(P<0.05);但在命名、语言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⑨年龄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年限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MMSE、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④认知康复后VCIND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5),认知量表各项评分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VCIND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领域损害,特别是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方面受损严重,所以应在认知损害早期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②P300作为一种电生理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VCIND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