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16 E6和E7多态性分析
【6h】

青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16 E6和E7多态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石蜡标本来源

1.1.4 阳性对照

1.2 方法

1.2.1 HPV分型检测

1.2.2 石蜡标本DNA的提取

1.2.3 细胞DNA提取及溶解

1.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2.5 扩增产物电泳分析

1.2.6 核苷酸序列的碱基测序

第二章 结果

2.1 基因扩增情况及基因型分布

2.2 HPV16 E6/E7基因扩增情况

2.3 E6基因突变情况

2.4 E7基因突变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高危型HPV16及其亚型的感染情况

3.2 HPV16 E6、E7结构及功能

3.3 HPV16 E6和E7基因突变情况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HPV基因的多态性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HPV16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可能导致HPV的致病性发生改变。本实验拟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织中,HPV16主要的致癌基因E6、E7的突变情况,以探讨山东青岛地区癌前病患中HPV16 E6和E7基因的主要突变特征与突变型别,为防治宫颈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与材料:
   1.收集51例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的石蜡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均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这些患者均首次于妇科门诊就诊时通过高危型HPV分型检测。
   2.用蛋白酶K法和OMEGA试剂盒提取Siha细胞与HPV16阳性石蜡组织中DNA。
   3.把提取得到的DNA作为模版,进行PCR扩增,获得E6和E7完整基因片段。
   4.纯化得到的基因产物,并进行碱基测序,与Genbank中HPV16 E6、E7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寻找HPV16 E6和E7的改变。
   结果:
   1.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中HPV16阳性者共33例,共有32例扩增出E6、E7全基因片段,其中30例(93.75%)存在碱基突变。
   2.本实验中共检测到3种HPV16变异亚型,按比例顺序分别为AS型(21/32)、E-P(9/32)型和E(2/32)型。
   3.32例扩增出E6、E7基因片段的组织中,E6基因共发现7个突变位点,其中6种有义突变,其中发生T178G突变的共有21例。E7基因有11种碱基突变,有7种突变可导致氨基酸改变;其中常见的突变位点及发生例数分别为A647G(22例),T846C(19例),T843C(7例),G666A(6例);只有A647G可以引起氨基酸置换。
   4.E6 T178G和E7 T846C、 A647G是常见的联合突变位点。
   结论:
   山东青岛地区HPV16E6、E7基因碱基序列跟Genbank中标准株比较存在多种突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