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鲁迅前期公务员生活(1912-1922)与《呐喊》创作研究
【6h】

鲁迅前期公务员生活(1912-1922)与《呐喊》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述评

1.1 鲁迅公务员生存状态研究综述

1.2 《呐喊》创作研究综述

第二章 前期公务员生活对鲁迅创作影响

2.1 前期公务员特殊工作开阔了鲁迅的眼界和胸怀

2.2 前期公务员琐碎的日常工作磨平了鲁迅的心性

2.3 前期公务生活为鲁迅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1 “暇”——公务员的工作制度为鲁迅的创作打下了有闲暇的基础

2.3.2 “钱”——公务员的薪金制度为鲁迅的创作打下了有资本的基础

2.3.3 特殊经历——公务员的省亲制度为鲁迅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情感基础

第三章 《呐喊》的生成及文本个案细读

3.1 《呐喊》的生成

3.2 《呐喊》文本个案细读

3.2.1 《端午节》细读

3.2.2 《孔乙己》细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1912-1922这十年,通过对鲁迅前期公务员时期生存状态的考察,探讨其与《呐喊》经典的诞生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整理了前人关于鲁迅公务员生存状态的研究,综述了《呐喊》的生成研究,发现学界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关注的比较少。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鲁迅前期公务员生活并不仅仅是给他带来了黑暗、绝望这些负面影响,相反,教育部的工作为鲁迅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使之拥有更开阔大气的胸怀,正是由于这一特殊身份,鲁迅才拥有了创作出《呐喊》这样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的更大机会。论文首先通过对鲁迅在教育部前期所做的特殊工作和日常公务的考察分析,论证公务员生活对鲁迅思想和精神的积极影响;然后通过对公务员工作制度、薪金制度等考察,分析前期公务员生活为鲁迅的创作提供的客观现实条件:最后通过对《呐喊》生成过程的回顾展现鲁迅为其付出的心血,通过对《端午节》和《孔乙己》的细读,来比对鲁迅创作的北京故事和绍兴故事,以此论证鲁迅前期公务员生活不只是简单作为一种素材进入《呐喊》中北京故事的创作,而是对《呐喊》全集的创作做了思想和精神的积淀。通过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论文结论为,鲁迅在1912-1922年的公务员生存状态对《呐喊》以至鲁迅后期的许多创作都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