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博QRS波时限与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比较
【6h】

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博QRS波时限与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QRS时限(QRSd)与心室收缩同步指标的不同,寻求最佳生理性起搏部位。
  方法:选择63例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根据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高位间隔组(20例)、B组:中位间隔组(25例)、C组:低位间隔组(18例)。分别于术前和DDD起搏24小时后测量QRS时限(QRSd)、二尖瓣环平均收缩峰速度(LV-Sm)、室间隔和左室后壁间运动延迟(SPWMD)、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研究。
  结果:与术前相比,DDD起搏24小时后,3组QRSd(ms)(A组90.0±8.49 vs135.65±6.58;B组86.9±7.67 vs112.08±9.58;C组92.±11.31 vs152.22±5.44)、SPWMD(ms)A组70.20±9.46 vs106.10±9.86;B组70.24±5.84 vs89.96±8.55;C组70.72±10.06 vs114.72±10.87)、IVMD(ms)(A组7.80±2.04 vs15.15±2.76;B组6.20±3.04 vs10.68±3.81;C组7.22±3.77 vs15.17±3.71)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D起搏24小时后,B组的QRSd最窄、IVMD、SPWMD最小,与A组(QRSd112.08±9.58 vs135.65±6.58; SPwMD89.96±8.55 vs106.10±9.86; IVMD10.68±3.81 vs15.15±2.76)、C组(QRSd112.08±9.58 vs152.22±5.44; SPWMD89.96±8.55 vs114.72±10.87; IVMD10.68±3.81 vs15.17±3.71)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LV-Sm均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0.442)。3组△QRSd与△SPWMD(rA=0.748,PA<0.001;rB=0.924, PB<0.001; rc=0.649, Pc=0.004)、△QRSd与△IVMD(rA=0.525, PA=0.017;rB=0.795,PB<0.001; rc=0.626,Pc=0.005)均呈正相关。
  结论: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搏均可导致心室电与机械活动同步性下降,二者下降程度呈正相关。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可能是较为理想的右室间隔起搏部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