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通透性改变与I-FABP表达关系研究
【6h】

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通透性改变与I-FABP表达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仪器要求

1.1.1 实验动物要求

1.1.2 主要实验仪器

1.2 实验过程

1.2.1 总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2.2 动物模型制作

1.2.3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3 各组标本D-lactate的测定

1.3.1 试验原理

1.3.2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

1.3.3 试剂的准备和自备材料

1.3.4 操作步骤

1.3.5 结果判断与分析

1.4 各组标本I-FABP测定

1.4.1 大鼠I-FABP试剂盒的内容及其配制

1.4.2 试剂的准备

1.4.3 洗板方法

1.4.4 操作步骤

1.5 操作注意事项

1.6 结果判断

1.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一般情况

2.2 腹腔内情况

2.3 血浆D-乳酸的变化

2.4 血浆I-FABP的变化

2.5 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损伤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与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表达的关系。
   方法:清洁级健康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仅行简单的剖腹手术)和腹腔感染(采用CLP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腹腔感染模型)术后12 h、24 h、36 h、48 h组,每组8只,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测定血浆D-乳酸和Ⅰ-FABP含量。
   结果:腹腔感染后12h,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开始增加(P<0.05),血浆Ⅰ-FABP含量也开始增加(P<0.01);血浆D-乳酸含量在24 h达到最高值(P<0.01),血浆Ⅰ-FABP含量在36h达到最高值(P<0.01)。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与Ⅰ-FABP具有显著相关性(r=0.626,p<0.01)。
   结论:腹腔感染状态下,肠屏障严重受损,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与血浆Ⅰ-FABP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